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努力建树好自己的口碑

(2009-12-25 10:48:08)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努力建树好自己的口碑

    虽然自己只是一名极普通的教师,却也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名师,而我欣赏的名师又不是一定有着诸多“金杯和银杯”,有时还会发现这样获奖无数的“名师”,抓起升学率简直是“六亲不认”,批评着学生如“秋风扫落叶”,训斥家长“比训儿子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凡此种种,让人不寒而栗。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口碑良好的教师更值得敬佩,逢上午稍闲,仓促写就此文,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人们的口碑”,对此,我深以为信,尤其是在教师常成为社会指责对象的今天,再提这句话就显得意义非同寻常。确实,对于教师这个行业来说,我们固然要竭尽全力去赢得“金杯和银杯”,但口碑似乎来得更为紧要,正如上海北郊中学校长郑杰所言,“如果我们将自己放到更广阔的时空中去观照,金或银都会随时光流逝而褪尽当时的华光,只有口碑,却屹立不倒,尤其在人们的心中屹立不倒。”

    或许外界并不知晓,而身处学校的教师以及对教育有所认知的人们应该知道,教师的职业劳动有着与其它行业明显不同的特殊性,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一次教学比赛可以让你“蟾宫折桂”,一项研究课题也可以让你“升格”为学者型教师,甚至一届升学考试“成果丰硕”都可以让你回味很长时间,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你果真在培养人的事业中贡献杰出?说句泼凉水的话,只怕未必如此。依愚之见,高超的学识、正直的人品、充盈的爱心和努力把每个孩子尽可能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是对教师最应坚持的评价标准,而恰好你果然做到,就会被人们“口口相传”,也因此意味着你有了更好的口碑。

    至今还记得自己年轻时的争强好胜,以为只要通过“死揪”抓出升学率,便是当教师的最大成功,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披星戴月”和“以校为家”是我的工作常态,确实也因此“辉煌”过:有一届学生56人中竟53人被省重点高中公费录取,历届学生中都会出现全市中考前三名者。但随着从教时间的延伸,特别是眼见自己孩子的成长,发现我已不能狠下心来逼着学生整日里只在“文山题海”里出没,也不愿意再将体罚之类的手段玩弄于股掌之间,更多地喜欢从自身出发反省问题所在,如:欲提高学生的成绩,逼着自己不断地深入钻研教材和揣摩考试动向,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想培养学生的素质,逼着自己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多动脑、勤思考,不以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谋求达到目的。虽然时至今日自己离名师之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没能获得更多的“金杯和银杯”,但多少在学生、家长和社会那里赢得了些许的口碑。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努力让自己因为教育教学成绩的突出,赢得更多的“金杯和银杯”,这既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有助于我们增强工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如果忽视了自己口碑的建树,诸如:孩子犯下错误或成绩不理想,本意是期望家长配合与支持自己的教育教学,却一股脑地将怒气洒向家长,训之没商量,让家长日后一听老师“召唤”便头皮发麻,这就断难在家长那里赢得口碑;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却疏于教学研究,只把名目繁多的复习资料订得“密密麻麻”,学生做了又不能及时批改,有时还来上一个“大课不讲小课”,逼得学生只好登门家教,势必坏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名声;至于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一己私利不惜和任课教师“抢课时”、彰显自己才干却有意折损他人等,自然也就无法从学生和同事那里得到好的口碑。

    不敢说什么“教师要视口碑为自己的生命”之类的大话,毕竟教育再也经不起蛊惑人心式的鸹噪,但重视并努力建树好自己的口碑,却是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说一句最现实的话:有了好的口碑,教师在劳动力市场上也就有了更强的竞争力。此言不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