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茶香中沉思

(2009-01-17 22:16:39)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在茶香中沉思

    今天,紧张的期末考试终于结束,如此也就宣告初三阶段的第一个学期落下帷幕。成绩公布虽然还要再等上一两天,但是预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按理说这应该是临中考前极特别的一个学期,因为从踏入它的那一刻起,似乎“集结号”就已吹响,教师也罢,学生也好,注定得要端起“冲锋”的姿态,迈着整齐的步伐执着向前。可认真审视一下班级的境况和学生的表现,有的却是温暖阳光烘出的懒散,曾经的问题依然如故,新生的事端飘然而至,仿佛那中考是极遥远的事。在我这个班主任而言,虽不主张压迫着学生视分数为生活的全部,但也不愿意学生是这般状况,毕竟在升学面前“成绩才是硬道理”,于是,对着学生不免嗓门一再提高,局面略有改观却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扭转,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并期待着是我惟一的选择。今天,阅卷完毕,有闲暇读一读书,偶有所感,重又斧正旧文,聊表心意,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窗外,喧闹由近及远悄然退却,偶尔传来的几声汽笛,更加衬托出夜的宁静。室内,晶莹剔透正热气升腾的玻璃杯里,茶叶伴着沸水悠然起伏,似有难以言传的轻快,沁人的茶香果当真让人心境怡然。而此时的我,却独坐于案前,面对书中有关“茶与人生”话题的诠释陷入了沉思。

    有这样一则故事:“那是很久以前,有位年轻人,仕途惨淡,生活不幸,直至流离失所。绝望之余,来到一座庙中,肯求高僧为其点化。高僧听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拿出一盒新茶,两壶水,在两只茶杯中分别放入一小撮茶叶,并用温水和沸水分别冲泡,请年轻人品茶。年轻人先尝那温茶,感觉默淡无香,寡然无味;而沸水冲泡的那杯,则清香四溢,沁人心脾。”作者悟高僧此举的用意是,让年轻人明白“人生,只有经历不断的翻滚和煎熬,才能留下一段脉脉的幽香”。

    人生若此,我们的教育生涯又何尝不是呢?假如我们真是堪称精品的茶叶,而所有的教育教学经历却平淡如一壶没有点滴起伏的温水,可谓“教书照本宣科,四平八稳;育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则必然“默淡无香,寡然无味”。也许,你正因为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经验欠缺未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备受家长指责;也许,你还因为班级中的学生难以管教且频繁惹是生非,而常遭领导批评;也许,你更因为现实的尴尬日益销蚀曾经的意气风发,而饱尝内心煎熬。我以为,如此境遇之中却依然能够做到不放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才是真正的为师之道,这实际上也正是将自己置于沸水中翻转,舒展干枯的思绪,释放清苦的情怀,则终将“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林语堂说:“茶须静品,而酒则须热闹。”先生旨在告诉世人:品茶,须稍安勿燥,驱除杂念,妙趣在于一个“静”字,即“具备‘冲淡闲洁,韵高致静’的茶性友情,闻之有花香,品之有余甘。”其实,在学校绝非世外桃源的今天,大千世界的纷扰让不少教育工作者平添了诸多浮躁之气,片面追求升学率也好,极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也罢,甚至并没有做多少有益的工作却要在各种媒体上连篇累牍地加以报道,凡此种种,不可谓不多。但我以为,真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教育工作,一定离不了“静”字。有了它,班主任才能潜心思考班级的管理理念、育人方向和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成长环境;有了它,教师才能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批阅每一本作业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效;有了它,师长们才能实在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变化,尊重并理解他们的成长需求,并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在茶香中沉思,我领悟到教育有成功的欢乐和自豪,也有失败的痛苦和磨难;有如花的理想和浪漫,也有沉重的责任和义务;置身于尘世的喧嚣,我们惟有静下心来,虽有几多烦恼与忧愁却始终“不放弃,不抛弃”,才能为孩子创造明天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