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孩子一幅真实的“画像”

(2009-01-14 17:23:24)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每到学期末,给每个孩子写评语却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用“绞尽脑汁”概括之一点也不为过,据说现在有专门自动生成学生评语的软件,我却无意拿来一用,因为,在我看来,如此公式化难免千人一面。客观地说,现在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不可谓不多,如果简单地罗列问题把评语写成告状信倒也方便,只是评语的教育引导作用就无从谈起。现在,自己正为孩子们写着本学期的评语,期间多有感悟,写下此文,略抒胸意。

    又到了学期末,该给学生写出反映他们一个学期以来各方面表现情况的评语。下笔之前,我却有些犹豫,因为按照所谓“赏识教育”的要求满篇都是赞美之词实非我所愿,而一味地指责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难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怎样用发展的观点对孩子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发挥这评语的教育引导作用,让我陷入了沉思,孩子们鲜活的脸庞也似幻灯片般一张张在脑海中闪过。

    良久之后,我毅然作出决定:为每一个孩子送一幅真实的“画像”,让他们及其家长准确地知晓老师所给出的真实评价。我写下的第一个评语是“你为人诚实可信,工作认真负责,但成绩略有下滑,需引起高度重视。目前,依老师所见,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老师交流极其有限,未能及时请教学习中的问题;二是缺乏足够的自信,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对体育锻炼重视不够,身体运动技能不尽人意。希望你在今后的日子里用实际行动改进上述问题,以昂扬姿态笑迎初三的到来。”有了如此开头,我便按照这一思路为所有的孩子写下本学期的评语。

    送上一幅真实的“画像”,对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和发扬,真诚地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希望他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加以改进和完善,我以为,更有利于孩子们健康地行走在成长的路上。反之,一味地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堆砌孩子的所谓“优点”,或是通篇充斥的是对孩子的指责与非难,势必陷入“捧杀”或“棒杀”的两个误区,也会让他们失去前进的方向。

    李镇西老师就曾经为一个学生送上过这样的“画像”,“你没有少挨我的批评,但我真的不认为你是一个‘坏’女孩。而且,比被我批评的缺点,大多是你优点的‘变形’:你很热情、活泼,一‘变形’就成了课堂上的爱说小话;你待人真诚,喜好交朋友,可难免分散了不少学习上的精力;你很热爱班级,可为了维护‘班级荣誉’竟不惜‘欺骗’校长,结果是导致严重败坏班级声誉……你没有‘变形’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心地善良,思想纯洁,乐于帮助同学,更乐于为集体出力。如果你在纪律上继续进步,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前途无可限量呀!”我以为,他是真正着眼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发展而作出指导性的评价,很值得大家借鉴。

    怎样才能送孩子一幅真实的画像?对孩子个性特点和现实表现的准确了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帮助他们找出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闪光点是中心环节,以期盼的态度指出他们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教育归宿,将以上三个方面和谐贯穿于我们为孩子“画像”的过程之中,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孩子学习和表现的轮廓,那么,孩子必定能从中看到真实的自我,也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并以此为参考依据,用务实的行动塑造更加完美的自我。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评语作为一种给孩子“画像”的语言,应当激发他们追求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因。有鉴于此,教师要让这“画笔”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送他们饱含老师期盼之情的“画像”,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尊重、关爱、宽容等美好的情感,进而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留一点给别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