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什么人需要注意说话的艺术和方法,教师理所当然是其中之一。且不说知识的传授与此相关,就是与学生简单地谈一次话,也不可掉以轻心。人们常说“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也能让人跳”,特别是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在学生面前为逞一时之快,不假思索地将一些恶俗语言脱口而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强或许平安无事,但恰逢当事学生内心脆弱又性格倔强,便免不了悲剧的上演。同样身为教师,我清楚很少有同仁会平白无故地说出让学生反感的话,除极个别确是自身素养不高,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恨铁不成钢”心理的驱使下,一时没能控制而爆发出来的。尽管“为了学生好”是初衷,可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甚至恶语伤人却是不争的事实,还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和冲突。面对孩子中的问题,该说的还真不能藏着掖着,只想提醒一句:话得想好了再说。写下此文,谈点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曾经,因苦恼于学生教育和管理效果不佳而向老教师请教,我告诉他:“处理学生中的问题,或是苦口婆心,或是循循善诱,或是厉声训斥,似乎自己该说的都说到了,为什么在学生那儿却收效甚微呢?”他认真听完了我的提问,没有长篇大论,只轻吐一句话:“想好了再说!”
客观地说,当时我对他说的这句话是不太理解的,可事后仔细想一想,终于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原来他是为了照顾我的颜面没有直接指出我的工作失误,却又为我早日摆脱烦恼指点迷津。用“想好了再说”来反思自己教育和管理学生过程中说过的话,发现竟然有很多是在没有想好的情况下就脱口而出的,有的随口说来,无关痛痒;有的纯属浅尝辄止,浮在表面;有的则难免伤及自尊,打击一片。于是,说的很多、费力也多、劳神更多,效果却不佳便在所难免。
至今还记得多年以前的一个案例:2003年4月12日,按照学校的要求,丁婷(化名)应于上午8时到校补课,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汪宗惠询问了她迟到的原因,用木板打了丁婷,并当着丁婷某同学的面对丁婷讲:“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有资格。”,结果导致丁婷从该校中学部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确实,这位老师的言语有辱师者形象,姑且不论这位老师的个人修养如何,我以为,他在脱口而出这句话之前,根本没有去想这番言论会给孩子身心带来莫大的伤害。也许,在我们身边,这样的老师并不多见,毕竟“师者父母心”,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类似的事情也时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主动找到老师,想请教帮助孩子的对策,没想到老师却说:“你的孩子可能智商有问题,建议你带他到医院去查一查!”家长顿感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甚至窝火回去将孩子狠狠“修理”一番;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不好,叫来家长,当着办公室很多老师的面将家长一顿训斥,羞得家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一个很爱面子的学生犯了错误,本来单独谈话便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偏有老师不管三七二十一当众猛批,结果引发师生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弄得老师反而下不了台……。凡此种种,盖因没有做到“想好了再说”。
或许打小就没有养成骂人的习惯,与人相处,我很少会说出让人下不了台的话,即使做了教师之后,也不曾对学生骂过有辱人格尊严的恶语。近年来,我还在学生面前郑重承诺“不打人,不骂人”,虽然不敢说在培养学生方面小有成就,但与他们相处倒也算得上融洽,甚至还在他们心目中树立起了一点威信。于是,愈发逼着自己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考虑成熟了再付诸行动,确实想好了才开口说话。今天,大家常在说“今天的学生越来越难以管教”,我也有同感,但真若说“教师不打不骂学生便是不负责任”,我却不赞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已经涉嫌违纪违法,批评学生也不能伤及人格尊严。
那么,是不是“想好了再说”一定要求教师说的都是赞美之言呢?我以为,当然不是!表扬也罢,批评也好,该说的还是要说,否则,难免有悖教师的职责,只是我们务必做到在说之前,应充分考虑对方的内心需要和说话的方式方法,如此,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愿每一位教育工作都谨记大师名言,在我们开口之前,请“想好了再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