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边是寒冷,一边是温暖

(2008-12-24 00:46:04)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一边是寒冷,一边是温暖 一边是寒冷,一边是温暖

     今天,在新浪网和西部网读到两则新闻(如图),一是在湖南益阳某小学在省“四星级红领巾示范学校”的检查验收中,许多领导、老师都穿着厚厚的衣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迎接这些老师、领导的小学生,则穿着白色的短裙子,手持小鼓,站在寒风中。二是重庆合川隆兴小学老师将一篇学生作文《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发到网上,作文描述的小主人公的身世和境遇在网上引起强烈关注。在网友的热心帮助下,女孩陆续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救助。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当然无权对寒风中的欢迎仪式横加指责,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冬日里的“人冷心更冷”,而诸多本不相识的人热情帮助一个身陷困境的孩子,又让我想起费翔的歌“冬天里的一把火”,直觉得温暖是如此的触手可及。不一样的新闻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而且还让人内心矛盾着,写下此文,谈点个人看法。

     从古至今,在中国这个社会,凡遇领导深入基层,大约都是要安排热烈的欢迎仪式,而且对于不同级别的领导,规格大体上也是有差别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既然人们已经习惯于此,便也就谈不上非议。问题是第一则新闻里所提到的让孩子们在寒风中“穿着白色的短裙子,手持小鼓”,实在没有必要,且不说这些孩子如此装束在领导到来之前已经等待了多长时间,怕是真盼到领导出现于校门时还得要陪上“热情”的笑脸和“欢快”的鼓声。可以想见,场面不可谓不热烈、声势不可谓不浩大、情意不可谓不真切,但一翻热闹过后,可苦了那些年幼的孩子,说不定还会有几个身体弱的孩子因此感冒发烧。即使家长想起要骂娘,怕领导们早已经是“轻车已过万重山”。

    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由此衍生出的宣传标语遍布于城市乡村,诸如“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关爱女孩,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等,窃以为,还是不能只停留于口头,要实实在在地落实于行动,即使果真无法办到,最起码也得知道“体谅是福”,否则,确实让人寒心。而第二则新闻中小女孩因处境艰难得到很多人及有关部门的帮助,虽然我们无法清楚地知道他们是谁,既没有热烈的场面,也没有浩大的声势,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捐款捐物和减免费用,哪怕所能提供仅仅是怜悯与同情,但那一份情意却是真实可感,仿佛严寒冬日里的一束阳光,温暖着孩子和每一个人的心。

    身为教师,出于职业的习惯,我自然想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面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或是学习成绩高低有别,或是家庭生活贫富差异,或是思想品行好坏不同,由此难免造就教师对学生在态度上出现差别。记得曾经有一次和学生聊天,他们提出了不少心生反感的教育现象,其中有一条是“同样为上课讲话,成绩好的同学会被教师认为是在讨论问题,而成绩差的同学则往往会被教师认定为违反纪律”,当时闻听此言,我便清楚地知道,学生们渴望能够从教师这里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批评也罢,表扬也好,应力求做到公平和公正,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饱受冷落和打击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与帮助。

    本是两个毫无关联的话题,之所以放在一起加以阐述,因为它们都共同面临着“一边是寒冷,一边是温暖”的奇怪局面。社会是复杂的,很多事情非我等草民可以凭一己之力加以改进,对于两则新闻所反映出的“冰火两重天”问题,也就只能说说而已,可在自己能够掌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因学生成绩差、家庭条件差和思想品行差而横眉冷对,反之,则不必过于热情,却是举手之劳。严格要求应针对每一个学生,嘘寒问暖也得要普济于每一个学生。

    社会生活中存在“一边是寒冷,一边是温暖”,还会常常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看到,只是不要麻木不仁便好。而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不让“一边是寒冷,一边是温暖”为不同群体的学生时刻感受着,想来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吧?

    24日,在新浪网上见到湖南益阳当地的回应,说“领导”们是在检查鼓号队的建设,可单从照片上“领导”们那一付熟视无睹的表情判断,不免揣度其实学校是在举行欢迎仪式,“领导”们也很心安理得,或许是我近视以至眼拙,但事实终究是事实,怕是越解释越让人起疑心。忽然想起今天是圣诞的平安夜,还是平安为福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