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要有静气

(2008-12-09 21:34:21)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又是一届初三毕业班,可每到相同的时刻,任凭哪一届的学生们似乎都在犯着同样的毛病,那就是“既在脸庞上刻着紧张,又在学习中散着躁气”,虽然我能理解他们现在焦急与希望并存的心情,也可以同情他们在学习重压之下的苦与累,却不免担心如此静不下心来终究无法顺利通过中考这道“封锁线”。总想着应该为学生们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善意的提醒也好,三年前曾经就一次简单的班会写下过一篇文章,今天读来那场景似乎仍在眼前,其中一些话对当下的学生依然有用。略作修改,只待选准时机拿来再试。

     最近一段时间,班级状况算得上是风平浪静,可直觉告诉我孩子们其实并不踏实,问题是这只为班主任的个人感觉,无凭无据却也不好妄下结论。终于,陆续有老师到我面前反映班上的学生心浮气躁,主要表现在课堂纪律有所松懈、学生普遍眼高手低和学习状态起伏波动。老师们的话验证了我最初的感觉是正确的。

    怎么办?按常理得要动用高压手段从严整治,可对正处于初三毕业班阶段的孩子来说,本来学习压力已然沉重,身心疲惫自不待言,此时,若用“秋风扫落叶”式的方法虽简单明了,却无法逃脱不近人情的嫌疑,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万不可为逞一时之快而粗暴地采用打压方式对待学生,因为这样做所导致的后果,要么是今天“电闪雷鸣”,明天“春暖花开”,恼人的局面依然如故;要么是教师将长期面对学生的异样沉寂和了无生气;要么是直接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激烈对抗与正面冲突。想到近期所读的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郑杰的教育专著《给教师一百条新建议》,其中一篇文章《教师要有静气》在自己读的过程中感触颇多。由此,我灵光闪现,自然想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不是也要有静气吗?于是,今天的主题班会,我在黑板上为学生写下了“静、思、行”三个大字。

    首先,我给学生念了《教师要有静气》中的一段话,并进而明确指出:学生也要有静气。那就是要静下心来听每一节课,静下心来做每一题作业,静下心来读每一本书,静下心来接受教师的每一个教诲,静下心来品味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在学生静静的听讲和若有所悟的思考中,我诚恳地告诉他们: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纷扰,惟有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默默耕耘之后必定能为自己开拓出一片新的希望田野。

    “思考并快乐着”,这句话从口中吐出的时候,我带着学生进入了今天的第二个话题,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到今天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每一位教师都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再到南师大附中吴非老师的文章《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通过一一举例,努力想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思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得到学生认同的基础上,我谈到了自己对思考的认识:在内心去除了许多躁气之后,人便会拥有更多的静气,因而思考问题也就更趋于成熟和理性,越发能够探究和接近事物的本质。有鉴于此,我就思考向学生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尽可能要思考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即通过思考理解并掌握每一个新的知识;二是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表现,不断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三是更需要经常思考今天的学习直接关乎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最后,我把同学们的目光引向了教室黑板上方的班训“掌握今天,立即行动”,殷切期望大家能把静下心来的思考所得,真正用来指导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行动,并努力落到实处和追求实效。

    放学了,我望着默默离开的学生们的背影,不知道他们能否如我所愿自觉践行“静、思、行”这三个字?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努力去做到的。

    我期待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跪着育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