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跪着育人

(2008-12-08 21:26:37)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今天,从新浪上读到两则与教师相关的新闻,一是“女教师被逼向学生下跪道歉”,二是“女教师课堂上被学生打伤”,更为可悲的是,事情至今并没有最终得到妥善解决,读罢,忽然意识到现在身处的果然是严寒冬季。作为一线的普通教师,我当然无力提供哪怕点滴的帮助,也没有资格对涉事各方妄加批评,否则,便有不识相的嫌疑。但总觉得有些话欲一吐为快,记起曾经读过南师大附中吴非老师的杂文集《不跪着教书》,便自然联想到在教育和管理学生过程中,教师应恪守独立的人格,完全不必对学生或家长来什么低三下四,一如吴非老师所说,若要培养心智健全的学生,教师就不能跪着育人。

     在刚结束的一次家长会上,谈到家访问题,因为自己的孩子正读初三,明年也将面临竞争异常激烈的中考,所以,便直言不讳地对家长真情告白,可能无法做到经常性家访。我不清楚是不是每个家长都能理解,或许真有人会在心底里有些怨言,但至少从面子上看大家还算认同。当然,在感谢家长理解的同时,我也表态决不放松对毕业班的教育和管理。事后,虽内心里多少有点不安,却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既然家长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身为教师的我当然也不能置自己的孩子于不顾,完全不必为着只一味讨好家长而牺牲家庭幸福,哪怕因此成不了名师或师德楷模,终究算是尽了为人父母的责任。

    提到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我们不能不说其中存在一些非正常的现象,吴非老师曾在一文中提到“有些官员的子女在学校,原本很正常,但是校长主任有事没事到班上与他搭讪几句话;有的教师记性本不好,然而特别能记住这些学生的情况,这就搞出‘特殊学生’来了”,至于因为家长请吃送礼或央求家长办事而对他们的孩子格外关照,怕是在每一所学校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小到安排座位中的优先,大到招生时“保送生”名额的照顾,名目可谓多矣。可现实的问题是,当孩子还在学校就读,家长自然对教师恭敬有加,而孩子一旦离开学校,有时话可能就有点不太入耳。如此在家长面前不能站直身子,无异于精神上的“下跪”,因此对孩子便不能能理直气壮地进行教育,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古语云:“天下何为大?莫过于天、地、君、亲、师”。无奈时代已然不同,在今天的学校生活中,重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实则没有任何市场,哪怕学生再调皮捣蛋,但受着法律、政策和师德规范约束,体罚或变相体罚他们无异于自讨没趣,哪怕批评一句有时还不得不前思后想,掂量着能不能说,于是,学生成了重点保护对象,教师只好苦口婆心地“教育、教育、再教育”,真要是气急之下一时没能忍住而动了手,通情达理的家长还可以商量着处理事情,而如果遇上报道中所提及的动不动非闹出大动静的家长,教师往往无路可退。但轻易那么一跪,仿佛能够在瞬间解决问题,可受辱的却是教师和教育的尊严,也很难想象今后该怎样教育和管理学生。我没有资格对当事领导和教师说一句“宁愿站着死,不可跪着生”,但师道尊严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这屈辱的一跪。

    教师也是人,一样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即使在被人称为“神圣”的教育事业中,也会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他们需要得到家长和学生的理解,更需要得到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帮助,严重违规或触犯法律另当别论,如果这些方面一概全无,他们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或许只能以谢罪或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吴非老师却对此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依我的愚见,对于家长,教师应理智地保持距离,即使对方是权贵新富,也不能有任何哪怕是精神上的“下跪”;对于学生,教师更要做到理直气壮地教书育人,依法执教,有理有节,纵然来一个合理合法的惩戒也不为过,当然,真若言语有失或行为失当,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也是正常。不论处境多么艰难,轻易下跪终究不是育人之道。

    只有教师站直了,才能与家长平视,也才能不被学生笑话,否则,育人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