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所带的班级已经步入初三毕业阶段,环顾同年级的学生,有一些孩子不堪学习的重负而早就“缴械投降”,他们或是不再认真听课,或是不愿意完成作业,更有甚者,干脆连学校也不肯来。不能说其中没有聪明的孩子,但维持这般状态断然不能在未来的中考收获成功。想想自己班级里虽然还不至于有学生发展到如此地步,却也不能说在个别学生身上没有一点苗头,我有些担心,怕他们不能咬紧牙关而选择中途“退赛”,结合自己读到《意林》上的一篇文章“剩者为王”所产生的感悟,便想真心地告诉他们一句“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虽不奢望能呈现“当头棒喝”的警醒效果,却总觉得说一说多少会有些益处,也真希望身陷同样处境的孩子能够读到这篇文章。
那天,偶然读到《意林》上的“剩者为王”一文,说的是一位资质极为平常的女孩,在旁观者看来,她的学习并不出色,甚至连她自己也常感叹学习之路走得太过艰难,而且多次在升学的关键点上摔倒过,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女孩,却每每在人们的惊叹声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读到博士毕业,不仅被学校选派出国留学,还最终获得了高薪的职位。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却由不得人不去深思:究竟是什么能让她收获最后的成功?其实,说来也很简单,惟坚持二字。当别的孩子选择在学习困难面前退出时,她依然执着地坚持;当别的同学选择在毕业后找一份理想工作时,她还是坚持着求学之路;当别的朋友沉湎于应酬交际时,她能够力求勤恳地多做一次试验。于是,当所有人都艳羡机遇降临到她头上时,迷底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她是剩者。
对于今天尚处于求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也许你们中有些人已经被学习折磨得苦不堪言,日复一日的上课、堆积如山的作业、接二连三的考试,好似三座大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如果再说到教师的“逼”和家长的“哄”,怕是常要感叹“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可现实的问题是,如果轻易选择退出,你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或许真的将来可以依靠体力混口饭吃,哪怕摆个地摊也不至于会让自己饿死,“行业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的道理,身为教师我当然懂得,也不敢因此瞧不起你们,只是担心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文化是否还有机会让你们从事这些工作?
漫漫求学路,云集者甚多,竞争惨烈自然无法避免,我不会把“条条大路通罗马”之类的话用来安慰你们,当然也不能逼迫着你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要求你们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会儿,却是终究有益无害。也许,今天的你们成绩并不理想,没有被老师和家长抱以极大的期望,说不定还会被成绩优异的学生所瞧不起,可只要你们不放弃和不抛弃,谁又敢断言你们不能取得成功呢?仲永之伤,说明世间常会上演“聪明反被聪明误”,而爱迪生历经千余次失败才发明电灯,则告诉我们的是成功缘自坚持,正如爱迪生所说“发明电灯,试了上万种材料作灯丝都不合适,在我眼里,这也是成功。至少,我证明了它们都不合适,这就是成功!”。古往今来,又有多少类似的案例可循,却无不从正反两个方面提醒人们:谁坚持到最后,谁便有可能傲视群雄。
女孩的成功,并无秘诀可言,有的只是平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行,尽管有时会走得很艰难,但无论多苦和多累,她都没有选择放弃。对于现在正奋战于“文山题海”中的你们,请相信老师和家长会体谅你们的处境,否则,老师怎会以爱心加耐心的科学方法引领你们,家长又怎会从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方面关心你们。需要提醒的是,仅有外在的帮助永远无法促使你们走向成功,自身的努力才是关键,尽管道路充满曲折与艰辛,也会有人中途离场以致诱惑你们选择放弃,但学习好比一场马拉松,坚持到最后的选手哪怕没能取得很好的名次,一样能赢得观众的掌声,因此,坚持而不放弃,应该成为你们的不二选择。
有朝一日,当成功登项之时,蓦然回首,你们会发现虽然自己并不算是最优秀者,但因为能够执着地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行,在无数次的竞争中没有被淘汰出局,始终做到不放弃和不抛弃,才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真到那时,你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诉世界:剩者为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