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人,理应摒弃“强权”思维

(2008-11-21 12:44:12)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体罚学生,近年来可称得上是教育界的敏感话题,每当发生这种问题,势必掀起轩然大波,最终又无不是在对教师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才告收场。此类事件常让我心生疑虑,为什么不见社会对家庭教育和学生素养进行反思?倒不是赞成教师动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手段,关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历来的主张是“反对体罚或变相体罚,但提倡合理合法给予惩戒”,即便如此,我觉得也有必要提醒从事教育工作的同仁,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摒弃“强权”思维。也许会有人并不认同,所以想通过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观点,不妥之处,还请专家不吝赐教。

     如果说到中学里哪一项工作最为不易,当首推班主任工作,虽是天底下堪称最小的“主任”,可事务还真着实庞杂,不仅要想方设法提高全班学生的成绩,而且还得绞尽脑汁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上级布置的任务需不折不扣地完成自不待言,更要时刻提防着学生搅扰班风、违法犯罪和受到侵害等,真可以说是从早忙到晚只剩下一个“累”字。本以为如此便能够换来学生的争气听话,可偏就有那么一干学生不省心,学习成绩不理想也就罢了,却不曾想惹出许多事端,上课捣乱、下课打闹、迷恋网吧、谈情说爱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班主任头脑第一个闪过念头往往是“我已多次强调,你这些学生为什么还会出问题?”,接下来便是将自认为正确无误的道理苦口婆心地往学生头脑里灌,如若不见效,难免操起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手段。站在教师的角度,对学生加强教育和管理本是应当,毕竟这是为师者的职责所在,但依我理解,却难免其中有“强权”思维在作祟。

    有必要解释的是,我所说的“强权”思维并非指教师站在强势位置而对学生颐指气使和拳脚相加,而是指教师过分强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式寻求发展。不敢奢望自己能够成为可以到处传授经验的名师,因为我始终告诫自己只不过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者,传授孩子知识是教学本分,帮助孩子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指点其如何改进是教育本分,当然,面对较为严重的问题,该批评惩戒的也必须要做到毫不客气地批评惩戒,但依然无权强求学生一定得按照统一的模式塑造人生,也不必将“不听我的就滚”之类的话常挂嘴边,且不说学生人各有异不便用造零件的规格要求他们,就真有那么一个统一的模式谁又敢保证其绝对正确呢?

    常遇见班主任为学生问题而生气,认真留意一下,你会发现那班主任之以生气,不为别的,多半是因为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学习或做事。我可以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但觉得也有必要提醒他们无论情理还是法律都没有这么一条,说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对教师做到言听计从。倒不是我低看自己,教师这个职业虽说神圣却也不是人人都心仪,如果完全按照教师人为设定的规格培养出符合统一标准要求的孩子,只怕未必真就是好事。

    每个孩子都自己的个性特长,也都有着与他人并不相同的成长轨迹,将来走向社会更无法预测他们的发展结果,有鉴于此,建议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真的没有必要非处心积虑地制造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苛求每一个孩子,该教给他们的知识我们自当毫无保留,而在他们的品行发展方面因人而异地给予指点和引导,哪怕是合理合法的惩戒也是应当,却不必非把自己所思所想以压迫式的方式强加于孩子,更要记住“教育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否则,绝对的大包大揽便只剩下“教”而没有了“育”,所以,育人应当做到摒弃“强权”思维。

    当然,我很反对因学生难以教育而弃之不管,毕竟此举不符合教师的身份与要求,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形象和折损教师的威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