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和教师要相互取暖

(2008-11-07 21:51:24)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身为一个还算称职的教师,常听到的是家长当面对自己的褒奖,但我很清楚地知道偶尔也会有家长在私下里发些牢骚,当然,学校里也免不了有教师对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提出批评,甚至还有极个别教师竟将家长当成了学生一般毫不留情地厉声训斥。家校之间需要合作,却也未必全然和谐,天真地幻想所有家长和教师之间都能心有默契,我看并不现实,可双方尽可能做到相互理解其实也不难,关键是大家能不能多为对方着想一点。今天,写下此文,希望和大家能够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凡是对教育稍有了解的人必定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在培养孩子问题上,家长和教师要加强协作,努力形成教育合力。而对于担任多年班主任的我来说,或许是境界尚不够高的缘故,便从没有奢望家长和自己果真“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为此,听那些名师介绍经验时说如何提高家长为国教子的意识,以及家长怎样和教师配合得天衣无缝,常常觉得很汗颜。但是,我也有处理和家长之间关系的原则和底线,即“教师应培养孩子听得进家长的话,家长要引导孩子服从老师的教育”。

    培养孩子从懵懂无知走向成才立业,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追求,极个别特例除外。但如果人有说能够让家长和教师能够保证立场和思想完全一致,我并不赞同,毕竟在身份和对孩子的期望值上,家长和教师总会有不相吻合之处,也就由此会让我们常听到家长有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可老师怎没有给教育好呢?”而一经调查了解,事实却并非如此,常常是教师倒没有什么大问题,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得当。不能说教师的水平和方法绝对无懈可击,可随机抽查一所学校,大家一定会发现共性的现象,那就是凡在学校里调皮捣蛋的学生,总与其背后存在缺陷的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在网上看到有教师对考试作弊的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居然狠踹教师至骨折,事后学生没有认错,更可气的是家长竟然支持孩子这样做。当然,站有教师的角度,遇上个别闹人烦心的学生,就把怨气一股脑地往家长身上撒也未免有些过分,长此以往,实在有损教师的身份与形象。

    平心而论,今天的家长不好当,因为日趋激烈的竞争让为人父母者不得不担忧孩子的前途和出路,为了让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很多父母宁愿苦了自己也不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不惜委屈求全地为孩子当起丫鬟和仆人,对老师自然也是言听计从,生怕得罪了老师而对孩子不利,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要说,今天的教师职业也不好干,法律政策、师德规范、升学压力、社会舆论等无不每时每刻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如果再遇上几个难缠的学生和家长,这日子简直就没法过了,近期所发生的家长殴打教师和学生杀害教师的事件,想来都让人觉得寒心。问题是生活还在继续,孩子也还要尽心培养,如果大家都是只感叹于自己的苦和累,遇上问题都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而不去体谅对方的苦与累,即使曾经推过杯换过盏,“不是兄弟姐妹胜似兄弟姐妹”,家长与教师也可能会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产生矛盾和冲突,再说轻一点,哪怕是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如对别人的孩子好,不也常在很多家长心底浮现过吗?

    既然家长和教师都过得不那么轻松,为何不能相互体谅对方的难处呢?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一点换位思考,多交流和常沟通,相互提些意见和建议,即使不能做到这一点,多想想对方其实也挺不容易,至少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上海北郊中学校长郑杰曾经说过一段话“知道别人也很冷,知道了别人的处境,才会设法给别人一点温暖,自己在给别人温暖时也会受着别人的温暖”,依我之见,放在家长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处理上,也很适合。

    不求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形成什么坚强的教育合力,在我看来,大约只有那些教育大家和名师才能完全做到吧?但至少我们也要共同追求“家长与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取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