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承担了一次学校组织的公开教学任务,课题是“礼貌显魅力”。在备课过程中,我便将礼貌的主要表现之“语言文明”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并在上课时以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一句“谢谢”为切入点,着力予以分析、评述语言文明的魅力,之所以作出如此安排,不仅是教学目标的要求,更是我想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堂教学的追求。
一节极为平常的公开课终于划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而我却没有停下思考的脚步,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自觉运用“谢谢”之类的文明用语,甚至我还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人的“名片”,但身为师长的教师和家长是否也能在特定情况下,真心地对孩子们道一句谢谢,我一直实践着并引以为豪,但同时也遗憾地发现这常常为大家所忽略。
以我个人的习惯而言,在孩子们面前一般不吝啬“谢谢”二字,置身教室却发现没有带笔,向学生借笔使用完后,我一定会郑重地说一句谢谢;委托学生送物品到办公室,我也会非常诚恳地道一声谢谢;在孩子们经过奋力拼搏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表彰会上,我更会发自内心地用言语和行动感谢他们。看似微不足道或理所应当的事情,以简单的“谢谢”二字表达教师的谢意,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受尊重感和满足感写在了孩子们的脸上,更增添了教师的亲和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大约是出于孩子们所做的是他们份内之事的考虑,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家长至今仍没有对孩子道谢的习惯,殊不知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和家长所享受的服务是孩子们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帮助,例如:教师办公室变动时,学生搬桌椅板凳挥汗如雨却无怨无悔;家长卧病在床时,孩子主动拿药送水常饱含孝心;长辈辛勤劳作时,孩子们自觉打下手而不求任何回报等,凡此种种,作为师长真诚地对他们说声“谢谢”,其实便是对他们莫大的肯定与鼓励。而此时如果面无表情地挥挥手让他们老老实实去学习,看似为他们着想,但无疑昭示的是我们的冷漠无情,更会让孩子们感到寒心。
记得曾经读到一位幼儿教师的文章《老师,你没有谢谢我》,提到自己因为孩子所做的一件事而对他轻轻的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微笑,没想到那孩子却始终等到老师对他说了声“谢谢你”才高兴地离开。幼儿园的孩子是天真无邪的,甚至可以说是稚嫩可笑的,但得到教师的肯定却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当然,家长也不能忽略孩子需要得到父母肯定的感受。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是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创造。”有鉴于此,当我们教导孩子们感悟和体现“谢谢”魅力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有时我们也应当真诚地对孩子们道一声谢谢呢?
写完这篇文章,也想到了对所有关心我的老师和朋友们真诚地说一声“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