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独流二哥噶鱼卤和鱼卤面(下)

(2024-11-24 18:50:51)
标签:

天津

独流

二哥鱼卤

嘎鱼

花鲢尾

分类: 美食

二哥鱼卤的老板李忠新,排行老二,人称二哥。二哥一看就是天津人,有点神似刘亚津,比刘亚津可好看得多,但亲和力一点不差,实诚、直率,没距离感。二哥主厨,二嫂迎送,不折不扣的私厨。

经过二哥这么一鼓励继续乘兴阐述了一下对于使用嘎鱼的见解。想当年三河交汇、九河下梢,各类鱼获还是很丰富的,只是嘎鱼不大受待见,有点跟河螃蟹似的,穷人的吃食,食之寡味弃之可惜,就用它做了鱼卤吧,比猪肉便宜,还能借着鱼鲜味,嘎鱼肉一成角儿,档次上来了……,在鱼群里混的不济就得换赛道,跟酱缸混,那叫河鲜。

天津独流二哥噶鱼卤和鱼卤面(下)

到了今天事态发展成另外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嘎鱼摇身一变金贵了,就它那细皮嫩肉的劲儿还真不容易替代,坚持传统就是高成本。随即就有了低配版出现,不用嘎鱼用鲢鱼做鱼卤。

二哥的噶鱼卤是招牌,还有另一款鱼卤用的是花鲢鱼尾,花鲢挑刺儿有点费劲,但成本一下子就降下来不少,胖头鱼的鱼头就卖出一条鱼的价,鱼尾几乎给钱就卖,又回到了前人发明美食的思路上了,用普通的食材做出特殊味道,吃得起的才能叫美食。用花鲢尾做的鱼卤面一盒20元,足够四个人吃的。

此番认知再次得到了二哥的认同。

天津独流二哥噶鱼卤和鱼卤面(下)

独流二哥鱼卤以噶鱼为特色,嘎鱼无鳞,肉质细嫩,刺少好收拾。收拾干净的嘎鱼先水煮,熟肉容易脱骨,后将剥离的肉入锅煸炒,把挑不净的毛刺炸酥同时鱼肉表面收缩紧实、不易碎,最后熬鱼肉,熬鱼是天津长项,必须加入老醋,去腥增鲜,面卤里带着醋香在独流镇绝对不违和,最后加入黄酱作底味,酱香和鱼香相互赋予了灵魂,加持到位,在海鲜遍地的天津,河鲜的利用上二哥嘎鱼卤算是极致了。

传统的鱼卤原料嘎鱼在当下算有点讲究了,从东北的三花五罗十八子的嘎牙子,到江南水乡餐桌上的昂刺鱼,嘎鱼从野生走进养殖序列就说明已经完成华丽转身,餐桌常客,跟河螃蟹剥出肉做包子一样,不仅身价陡增,附加值还上去了。

天津独流二哥噶鱼卤和鱼卤面(下)

看着拌开了鱼卤的捞面,还带面码,是打卤面还是炸酱面真有点分不清了。

三样合一的鱼卤,自然能吃出三种口味,炸酱面、鸡蛋酱面、打卤面,这还不算完,用鱼肉代替了肉丁产生的鱼香味道才是独流鱼卤无可替代之处。

回来后嘴里还一直吧嗒着滋味,总觉着意犹未尽,鱼卤的复合香味感觉形容得还不够,似曾相识。敲键盘的时候突然冒出个小时候的味道——虾皮酱,只放虾皮的炸酱,虾皮过油煸香再下黄酱……。以前个人家里炸酱不放那么多油,酱吃得起,肉和油都吃不起,加水咕嘟,加鸡蛋虾皮提味增鲜,老北京回民和辽东沿海都有这道虾米皮炸酱,二哥鱼卤里也有这个影子。

这么说来二哥鱼卤又成了四合一了。


天津独流二哥噶鱼卤和鱼卤面(下)

 

后来才知道那个主流媒体是天津卫视,专题片过几天就播了,咱这自媒体倒是落在后面了,晚了一个月,让子弹飞一会。当初不知道是大台啊,成人之美没有自下往上的,咱是弱势,想起本山大叔跟小崔说的那句:来前儿的车票谁给报了?估计再也没机会说了。

北京吃面,酱香味面条不用炸酱也可以用酱油汆儿,这回在炸酱面和酱油汆儿面中间找到了一个酱卤版,而且还是加了鱼肉的豪华版,先人智慧啊。如今的大厨们左研发右创新多是瞎卷,传统是经典,继承足够了,断档了几十年的老味道还能恢复就是功德无量,再创新就都奔西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