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安百年老店玉壶春也许会消失在当下(上)

(2024-11-17 17:14:08)
标签:

江苏

淮安

百年老号

玉壶春

分类: 美食

上次写了淮安的玉壶春,看留言最激烈的争论是淮安哪个区的菜能代表淮安,淮菜哪个区域的菜最正宗?地域歧视么~还发展成窝里反了,内卷不是这个卷法。有这么高热情真就应该关注一下老菜馆,菜跟店走,菜跟厨走,人不在、店没了味道就消失了。美食之都的淮安,眼下能保留下老味道的饭店太少了,老字号就是金招牌,算来算去绕不过去玉壶春。

各种文献资料都记载着光绪年间的玉壶春,遗憾的是经营每况愈下,到现在的老板也是主厨陈忠师傅手上也经营了快30年,人品、菜品都没得说,就是不火爆,恪守传统难道终究被淘汰?没有合适的经营场地是个原因,断断续续能坚持到今天实属不易。

淮安百年老店玉壶春也许会消失在当下(上)

玉壶春专做老派淮菜,招牌菜很多,最有名的是三道鳝菜软兜长鱼、油煨脐门、炝虎尾都是淮菜传统菜。鳝菜是苏菜的最重要构成,淮菜、扬菜、金陵菜、锡帮菜、苏帮菜都有代表作,除了淮菜这三道名菜之外,还有大烧马鞍桥、生炒蝴蝶片、炖生敲、梁溪脆鳝、鳝、爆鳝、响油鳝糊、鳝筒……均是硬菜当家菜。大致分为两类,爆炒类和红烧类,烧制菜用料粗大,工夫菜,价格绝对不菲。爆炒更家常,淮安的软兜长鱼、煨脐门的制作工艺简单,成菜出菜迅速,更能保持鳝鱼的原本味道。

又过淮安怎能不来玉壶春,名店偏安在电视台一隅,门脸低矮,过道狭长,难以想象承载着淮菜名品的百年老店会是这番清冷……,但也庆幸还在,还能再享一次口福。


淮安百年老店玉壶春也许会消失在当下(上)

软兜长鱼的原料取自鳝鱼的背部。鳝鱼背部颜色发黑,腹部渐黄,脊骨旁边两条肉韧度强,产生运动;腹部部分的鱼肉起包裹作用,带有脂肪;尾部灵动更有脆硬之感。不同部位适合不同的烹饪手法,产生不同的口感,精准利用是名菜的基础,食不厌精。


淮安百年老店玉壶春也许会消失在当下(上)

爆炒类鳝菜要选用笔杆鳝,长度和粗度就像一管毛笔,这种大小的鳝鱼味道最鲜美,太小没肉,只能炒鳝丝,太大肉厚只能炖烧,做软兜最适合的就是笔杆鳝。

提前做好预处理,长鱼活杀,开水汆烫,注意掌控时间,太久则鱼肉过老。洗去粘液然后划肉剔骨,去净内脏。

入锅炒制前还要用高汤汆熟,和味保水会在高温热油的烹炒下保持鳝肉润滑。

淮安百年老店玉壶春也许会消失在当下(上)

陈师傅掌勺行云流水,猪油烧开,下葱姜、大蒜和长鱼,调味翻炒,勾芡出锅,撒黑胡椒粉,一气呵成。

软兜长鱼炒制工艺很简单,全程大火猛攻,调味品就是常用的盐、糖、醋、酱油、料酒、淀粉、胡椒粉、葱姜和大蒜……,一切都在厨师掌控的次序和火候上,越简单的菜越不容易。

淮安百年老店玉壶春也许会消失在当下(上)

鲜嫩,软烂中有弹性,没有一丝腥味,这点是鳝菜最重要的金标准,任何鳝菜一旦吃出腥气,满盘皆输!不是原料不到位,就是工夫不到家,爆炒比炖烧的难度高就在这里。取味跟蟹黄包子同理,去除异味保留特点,口感和味道拿捏得刚刚好。


淮安百年老店玉壶春也许会消失在当下(上)

勾芡要适量,带芡不见芡,盘底只剩油。

如果一不小心芡多了就成了鳝糊,鳝糊的糊就是勾的浓芡,浓芡可以充数,增加饱满感,如皋蟹黄包的熔岩感就是这么营造出来的。

软兜长鱼还有加韭菜版,无不可,能遮蔽鳝鱼的腥气……,但没有腥气当然就无须覆盖,原味最好,传统做法除了大蒜不放任何辅料。


淮安百年老店玉壶春也许会消失在当下(上)

软兜长鱼必要长,整条鱼肉,不长不叫长鱼,用筷子夹起两端下垂,形成一个软兜,而且纵向横向都起兜,谓之软兜长鱼。起兜而不贴合是长鱼火候的最佳状态,软、烂、嫩、韧缺一不可,两边贴合到一起不是火候过了、芡汁厚了就是食材不新鲜,鱼背肉的特点是韧度,用舌头才好感受。

淮安的厨界有句名言说学做淮安软兜要学三冬四夏,可见非一朝一夕能成,陈师傅有个徒弟一直带在身边,20多年,从十几岁开始学徒,远远不止几个三冬四夏,传承了师傅一手真功夫,能替代70岁的陈师傅也算是玉壶春的下一代传人。

传人有了,店却未必能干多久,以现在的经营状态靠70高龄的陈师傅维持堪忧……,各方有识之士能否助一臂之力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拥有国内最大的菜文化主题淮扬菜博物馆的淮安,难道扶植不起来一个垂暮老矣百年玉壶春?!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