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豆腐僧
标签:
唐山豆腐僧画家 |
分类: 随笔 |
那天夜里豆腐僧送众人出门,桃兄抬眼抓了一张树影月光图,应时应景,他看见了白月光,我则是朦胧眼,各自感受……。回来几天一直在咀嚼,渐渐咂摸出点滋味了。
初识豆腐僧就是没有之前,按说十几年前的博客上应该有交集,共同交往的第三人有一把,怎么就擦肩而过?!索性还是擦肩而过吧,否则八年来许是在唏嘘、焦虑中连坐,此时开篇,崭新一页。
第三人中就有个桃花,社会活动家,专业的文化“掮客”,致力于将一众南北着调的文化人从线上连结到线下,自古文人相轻,桃兄的朋友圈则是相惜。
这些年逐渐成了北人师门一众师友的座上不速,何德何能?唯桃兄尔。今再续佳话,桃兄北上又善举,前有铁菩萨后来豆腐僧,人生沧海茫茫,谁又不是半路出家。
豆腐僧擅文人画。文人画须先得是文人,后成画,非形式上附庸一个画种画派。文人的标志在思想,再以笔墨抒发,或书或画或句子或文,自鸣之后得欢愉,谓之好玩。徒有形式是模仿,技法是手段,心绪表达才打动,先自己后别人。戏谑不等于玩耍,有中无和无中有,差个追求在其中,即思想,这些都看到了。一一展示、解读的几百张片纸裁边上,长题的句子中,不同笔墨的探索下,绝非无病呻吟,有病不呻吟,呐喊!
闭关八载再度出山,想必是有差异的,倒着往前看,成功之路唯此一条,不是自我解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果然?万幸。
画家书家作家之类流行相互吹捧,当然拿大名头用来背书也无不可,早先年也被拉进去互动过,很随意睁眼不说人话,如今想说人话总在流行瞎话。韩羽曾给予过赞扬,有视频在手,从未示人,还有朱新建、怀一也不是贴在脑门上,交往是必然的,不攀附,互动是难免的,不随流,桃兄说他清醒得很。
我这也算是流俗,实际上是幅素描,看见了,有触动,勾几笔。经年彼时便会模糊,在我这糊涂的脑子里,工笔迟早都是写意,趁清醒留下几个瞬间。
在座的包姐眼光独具,豆腐僧之豆腐块,喜欢的几张小尺幅我谓之小器大样,胸有沟壑,笔下乾坤。只是未想到的是近十年的孕育业已开花结果,意外之喜就是果断为十年前的眼光买单。
相较扫地僧而言,豆腐僧跟吃必然有些渊源,就连闭关时亦操此业,躲不开吃。这次安排的饭店正是我心仪已久的华光,点菜更是称心,二刀腰筋大好,头刀白筋常人恐避之不及,三刀以后都是鲜嫩,人人可以吃出好来,二刀参差最是个性,人弃我宝,人拒我兼,口感味道超绝,俗中之俗乃脱俗。二刀腰筋配81茅台,画风独具,雅俗与共。
画画儿的始终追求个性,独辟蹊径就成了流俗,求啥难得啥,功在画外。八年整不废一日一刻,堪称坐穿……。述说过往,谈笑风生,一众人都呆呆地听,归来仍是少年,云淡风轻,只在笔尖心头,至柔至刚……,守得绝学,必得云开,大磨砺出大觉悟,更不消经说子云。
画家里少擅书的,书家里少擅印的,擅书画印的则更少擅诗的,四样都行那倒是如何怎般?答案显而易见。
书、画、印脱离不开形式,只有诗是形而上。豆腐僧写句子就在落款过程中,排律、转韵自如,科举士人的底子在不学无术的艺术界弥足稀缺。有理由相信,马斯克33台猛禽发动机全开的情况下,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
无入何出?闭关属必然,两只船不好踩,难免叉劈。入水非溺最多湿个身,之后会咬定一只船,茫茫福海,扁舟一叶,看似飘摇,彼岸必登。
明知山有虎躲着虎山行,有释然,有必然,一丝丝无奈源于被动?哪有先知先觉,幸有后知后觉,总有不知不觉。
前一篇:唐山鸿宴饭庄的肘子炒饭
后一篇:天津宝坻的老胜香包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