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供花·供·供桌

(2023-12-11 06:57:56)
标签:

供花

开笔

寒成精舍

分类: 随笔
原本设想过来写点什么以补充游手好闲的虚度,没想到来了之后一尝试,果然非在这儿不可,不同的搜索引擎显示的内容大不一样,看来50年代以后消失了的传统文化,如今仍旧毅然决然。文章不是卷出来的,要到外太空才知道啥高啥低,唉,书非外不能写也。
一下子就来了思路和头绪,后面的事顺理成章。

供花·供·供桌


异客兄一早鼓励:“读书亦谓耕,耕耘并肩行。一生勤劳作,寒舍终成精”凭空掉下来一个斋号——寒成精舍。
瑞雪伴读耕,书山漫步行。桑田沧海粟,生花妙笔精。


“供花即供品上之装饰品也”(《益世报·北平岁时记》),旧时腊月过半大街小巷会传出“供佛的花咧~拣样挑!”的叫卖声,显然供花与供是分不开的,春节是人的重大节日,祀神是节日的重中之重,物质享受并精神愉悦。

供花的内容未必是花草,花色,花样……,以人物居多,八仙、三星、刘海、天官都是常客,花果倒为其次,罕有清供。

五供排列是有次序的,从前到后由低到高,蜜供为塔形浮屠供,最高,排在后排,其他的逐个降低,每个供尖顶上都插有供花,很有形式感。

有老照片里上供的情形,未必每堂都插供花。
所有的供花都是类似的构造,平片儿,最多带点浮雕感,下部装置有竹木钎子或铁丝,以备插在贡品上,供之不存花之焉附?!

老北京春节期间家家总有隆重的祀神活动,这时候就需要设供桌、置供品,常见的供品有水果供、蜜供、月饼供、素供、馒首供,谓之五供,五供之上须插供花,供花是祀神活动的必需品。
清代祀神的目的是佑己,具体的诉求无外乎福禄寿喜财,没了供花就没了目的,白供了。

供花于供品之上,供品于供桌之上。
新春时节家家要设供桌完成祀神、请神活动,家里设有佛堂的则装饰供桌,没有的就拿日常陈设的八仙桌改装成供桌,后面铺上桌裙,前面置全神或天地,上面摆供。也有专门辟出空地设天地桌,供神也兼顾请神用,受祀的神明有百份、全神、三星、财神等,均以纸码形式出现,为了事毕焚化之便,少有用圆雕佛像。
供以堂论,一堂五个为大供,天地、全神适用;灶王供一堂三个,张先、土地的级别须与灶王供看齐。

老北京人家里多供有佛像或设有佛龛,平时不供,早晚或初一、十五上香,重要节日只须简单供水、供酒、供豆腐干、供水果……,毕竟人都吃不饱的日子。

只有在除夕才会供的这么隆重,一堂一堂地供,还须有供花,这种隆重的代价相当不小,以至于贫家小户根本置办不起,还是普遍现象,大过年的总不能借钱办事,所以派生出一个民间活动——打会。例如蜜供会就是提前存入小钱,积攒到过年可以付足一堂蜜供,早年间的分期付款。(于寒成精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煮干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