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码·炸酱·炸酱面

标签:
365瓶家私房菜炸酱炸酱面 |
分类: 美食 |
琢磨着收获的第三条黄瓜怎么吃,干脆炸酱面吧,为吃条黄瓜得搭一锅酱。
并非太故弄玄虚,炸酱面只配黄瓜丝!外面饭馆的六碟子八碗菜码都是噱头,那么多配菜眼花缭乱根本记不住,就更别说分辨出口味了。炸酱面就配黄瓜丝,黄酱和黄瓜的混合味道,是炸酱面的标准味道。
当然,加点香椿末是可以的。
炸酱面讲究用黄酱,现在用干酱替代。
没用天源和六必居的,新尝试一下老才臣。老才臣是酱货业的后起之秀,酱豆腐已然锁定老才臣,八角味的红方比传统口味更好,物美价廉。
350克的这款4元。
炸黄酱一定配肉丁,肥一些为好,块大点为好。
瘦肉丁发硬影响口感,肉小了就吃不出滋味了。
电视上看演艺界众多腕儿爱做炸酱面,一个绝招就是多放肉,一袋酱2斤肉的比例,有钱就是任性!实际上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炸黄酱了,炸肉酱?!
肉在酱汁里炸透焖熟,极具酱香口味,所以赢得大众喜欢,过去的经济状况不支持多肉,酱是主角,肉丁是佐料。如今舍得放肉了也不行,炸黄酱要是跟卤肉饭汁一样咯,炸酱面也就没了灵魂。
小火煸肉,只放八角,出油干爽后下入澥好的黄酱。
刚下锅时稀了光汤。
小火熬制,越来越稠,直至水分挥发,油酱分离,所谓干炸,炸干了是也。
干黄酱稀释,再加热失水……
油别嫌多,拌进面条里不坨不粘。
不知道咱家的黄瓜为啥没心儿,个头不小,一尺长有了。
炸酱和黄瓜有了,面没擀,楼下超市买的,虽说是比不上手擀,但如果技术不过关则差距不大,关键是2块钱的面条擀成啥样也真难说。
大部分时间喜欢锅挑儿,除非盛夏时节过温水。
热面条带着酱香会扑面而来,一闻见就食欲大开
,凉的则逊色一些。
炸酱面属于拌面,一定要拌匀,不能嘴急,拌好的面一眼看上去就有条件反射。
过去饭点的时候谁家吃炸酱面在胡同里、院子里都可以闻见,那味道就是炸黄酱和黄瓜混合的独特味道,别的面条很少有这么远播的,打卤面、西红柿面、茄子面~都不行。
来京旅游慕名吃老北京炸酱面的少有吃得爽的,又贵又难吃还吃不饱是通常的槽点,没去对地方。炸酱面虽然家家口味都未必统一,但总的来说吃好咯不是奢望,只要不在旅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