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瓶底儿
瓶底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8,255
  • 关注人气:2,6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膏腴村戏台和善慧寺

(2014-12-31 06:37:37)
标签:

365

戏台

膏腴

北齐

元代

分类: 游记

北膏腴是个古村,既然专程来吃羊肉锅子,不能错过踏古访幽的机会。汾城镇是历史文化名村,周边可看的东西不少,吃过饭还早,四处走走。



北膏腴村戏台和善慧寺


元代杂剧在古平阳地区盛行和发展,所以这一地区的元代戏台是晋南的一大看点。网上说北膏腴也有座元代的戏台,吃完羊肉锅子就到处打听戏台,找到一看是新的。问街上的老人说早拆了!
资讯上都记载着临汾地区元代古戏台名录有“北膏腴庙舞楼石碑”,弄不清是元代戏台还是元代石碑?我们的历史就是这样,成心让人弄不懂,有跟没有没啥区别,想读历史都得现研究。
找了半天就这口大钟是老的,钟楼还是新盖的,古钟是原来寺庙里的遗物,庙舞楼也该是庙里的。




北膏腴村戏台和善慧寺


庙倒是有个庙!就是小点……
古迹还能见到,西城门还在~



北膏腴村戏台和善慧寺


大点儿的还有娘娘庙~



北膏腴村戏台和善慧寺


明代的砖塔,善慧寺普敬塔。
善慧寺的原貌只能在梁思成的记述中读到了,下面的照片是梁思成1936年10月第三次来山西考察古建时留下的影像~


北膏腴村戏台和善慧寺




根据弘治三年铁钟的铭文以及老人们口口相传,由张材旺记录整理的村史资料,我们可以勾勒出千年古刹的粗略历史。古寺座落在村子的大东门外,占地四十余亩,初创于北齐天统二年(566),北宋嘉佑八年(1063)改额“善慧寺”;屡遭兴废,历代多有修葺;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寺院建筑和佛像都保存完整。可惜,在梁思成先生访问后的仅仅数年,古寺就被汉奸拆毁,建筑木材被烧成木炭供日本军人烤火,佛像不知所踪……。全寺建筑,只剩下一座明代建造的九层砖塔,苟延残喘,保存到了今天。在村东,我们终于寻到了善慧寺的旧址。古塔尤在,只是被各式各样的民居层层包围,在残阳下茕茕独立。塔的底层小半被掩埋在泥土之中,塔身开裂,向东歪斜,已有倾覆之虞。

 


以上引自“珠联璧合”的博客。


“山西襄汾县汾城乡北膏腴村东善惠寺,寺门内树九级砖塔一座,塔后为佛殿基址,此塔虽屡经重修,但相传建于北齐。汾城乡,清属太平县,《道光太平县志》卷十四记此寺云:“善惠寺,……内有浮图,高九层,北齐天统二年(566年)建,初名敬屈,宋嘉佑八年(1063年)赐今额。”太平县隶属汾阳府,故《康熙平阳府志》卷三三亦记此寺:“太平县善惠寺,……北齐天统二年建。初名敬屈寺,宋嘉佑八年赐今名。明初并慈化院入焉,置僧会司。”塔建殿前,仍沿旧制。此为现知有可能是唯一的一处殿位于塔后的北齐寺院遗址。唯以该寺尚未进行详细调查;方志纪录又未说明建年来源,因不便栏入文内,谨附此备考。”
(宿白《东汉魏晋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庆祝邓广铭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P.30-49)

以上引自“pelliot”的博客。



北膏腴村戏台和善慧寺


红圈部分音乐可见普敬塔。

汉奸拆了善慧寺,那谁拆的戏台呢?一个不起眼的北膏腴,故事还真不少,想想华夏大地无处不是这般。

北膏腴的访古本是没得写的,前天缀在羊肉锅子后面了,是想一笔带过。查了一下网上资料才了解到善慧寺还有这么段心酸史,独立开篇,还原历史,以此送走2014。(于晋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