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润心(三十三)

(2024-02-12 21:12:37)
标签:

2024年

二月

感悟

分类: 记忆碎片
33.
1987年元旦,下着小雨,准确地说是毛毛细雨,柔柔的。

学校只放一天假,我就没有回家。

我们这届三个专业的教室同在一号教学楼3楼,3楼共有6间教室,中间最大的3个教室,依次为财会班、计统班和经管班。共处的时间长了,三个专业的同学彼此都熟悉了,就算叫不出全名,也知道是哪个班的。下课、午休、放学时间,有的同学会走进别的教室找同乡聊天,同乡在一起时就不说普通话,而说家乡话。三个班经常在二号楼的阶梯教室上大课,早到的同学会帮着留座位,同一排坐着的都是同乡,说着相同的方言。上大课时,后排的同学都在睡觉,公共课老师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通过考试合格就行。不像专业课,老师对学生有多项考核。

晚上我照常去教室自习,课桌上有3封信和4张明信片。每逢节日,我们都会给自己的好友寄明信片;寒暑假里,同学之间也少不了写信,平时则是给在外地上学的同学写信。就算是本地同学之间,也是通信为主,通信是彼此了解对方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买明信片、信封、邮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天傍晚,值日生去校传达室取回当天我们班所有信件,分发给同学们。晚自习时,写回信是收信人的必修课。

写信、寄信、收信是中专两年难忘的经历。

那天晚自习,经管班的石珺走进我们教室,把一本硬面笔记本放在我的课桌上。我抬起头,他已经转身离开了,一句话也没对我说。我打开来看,原来是他的习作本,里面全是他写的诗作。石珺是校刊的副主编,也是本地人,他经常到各班征稿,诗歌、散文、随笔、小说都可以。石珺把他的作品给我看,是对我的信任。习作本中间夹着一页信纸,上面是一首诗,一看题目就知是写给我的。

一周后,我把石珺的习作本还给他,在教室外的走道上,课间休息时。那首诗我留下了,因为是写给我的,就没有还给他。他的诗写的比我好,很有韵味,我把其中12首抄在我的摘抄本上,又选了认为最好的3首诗寄给小席,小席回信也是赞不绝口,夸石珺有天赋。此后,石珺为校刊组稿时,我都是有求必应,而且要几篇就写几篇。中专那两年,也是我此生写作最努力的阶段。校刊上每期都有我的作品,而且不止一篇。我们都有笔名,我没有跟人说,同学们也能猜到我的笔名。

110日本学期的课程结束了,停课4天,我回家复习,在学校复习容易走神,教室里那么多同学,难免被打扰。15日、16日期末考,考燃料商品、物资统计、物资概论和会计原理4门。

14日下午返校,没在10路公交车上遇到大力,有点失落,习惯了每次有他在身边,这次真的落单了。

在食堂吃了晚饭就直接去教室晚自习,楼梯上遇到大力,闻到一股烟味。我不禁问:你抽烟了?

每天一包。他微微一笑,脸又红了,淡淡地说。

我想说你别抽了,但我没说出口。我心里为他难过,我总觉得欠了他什么,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大力是个好男孩子,心地善良,又为人忠厚,只是有些女孩子气。当初大力与张申是因为性格互补才成为好友的,他俩都瘦。张申笑声爽朗,大力却是腼腆的。

考完就放假了,没有休业式。成绩单是寄到家里的,信封是学校统一印刷的,每位同学写好收信地址和收信人姓名,交给班长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