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汝显: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国模式

标签:
葡萄酒白皮书20092010杂谈 |
分类: 资讯:惊跳洗选的行业新闻 |
白皮书 第一论坛
酒商: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国模式
文∕潘汝显
潘汝显简介: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的先锋人物,卓有成效的葡萄酒营销大师。操盘并快速成就了法国castel和卡斯特在进口葡萄酒中的领先地位。现任上海卡斯特酒业有限公司总裁。
近几年的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发展迅速,特别是在2009年,市场的表现更加突出,几近疯狂。随着全国各地的大酒商纷纷进入这一领域,进口葡萄酒出现在几乎所有能销售酒水的终端、渠道及场所,就连河南这样以白酒为绝对氛围的内陆省份,进口葡萄酒产品和进口葡萄酒专卖店也已经遍地开发。以前只能在特定场所才能买到的进口葡萄酒,现在已经不知不觉地全面进入普通消费者身边。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运用了不同的操作模式,全力推动着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其轨迹清晰可循。
1、突出产品品牌化运作的区域代理模式
如法国进口的卡斯特、玛茜和卡柏莱等品牌。借鉴国内成功白酒品牌的操作模式,以品牌塑造和长期发展为主要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巨资进行立体的葡萄酒文化和品牌文化的推广;在销售上采用分品牌或分品种的方式,与各地的酒商进行全国总代理、省级总代理、地级市总代理、或区县分销的合作。这种模式能够利用各地代理商的优势迅速进入市场并打开局面。但是,由于代理的中间环节多,利润分配环节也多,销售价格比较高,而且由于前期投入费用比较大,经营风险相应较大。我认为这种模式更加适合于具备巨大资金实力、有成功的品牌运营经验、有专业的团队、有全国范围的营销网络的商家。
2、突出企业品牌并以专卖店为依托的模式。
如富隆酒窖、骏德酒窖和名特连锁等。他们以专卖店连锁加盟的方式,推广销售葡萄酒。它的优势是产品丰富,选择性强,性价比高,对合作伙伴的网络要求较低,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不足的是众多的产品中缺乏特别突出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品牌,不能形成集群及忠诚消费;由于连锁经营和管理比较专业,操作难度大;开设加盟店的速度比较慢,也会影响市场的拓展进程;由于认知不够造成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很低和客户的网络不多,很难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
3、以世界各国的名庄酒为主的批发商模式。
如上海的ASC和美夏。他们主要经营和代理各国畅销的名庄酒。名庄酒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酒商依靠的主要是上游货源和价格优势。由于名庄酒大多采用期货的方式销售,因此这种经营模式需求的资金量大,在国外要有充分的采购资源和关系,产品的价格和股票一样随时变动,需要对各种资源及信息有大量的把握有和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理能力,一般酒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我认为第一种模式具备市场普遍性和产品销售的长期性,符合中国市场,更加适合中国的传统酒商。第二种模式则更加适合于比较专注于葡萄酒,有资金实力有社会关系的酒商,也适合于致力企业以后进行资本操作的经营者。
随着欧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无法改变,我认为全世界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葡萄酒进口量最大的三个国家之一。这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酒厂会进入中国,与中国的酒商合作来开拓市场,也可能直接成立分公司或代表处来操作市场;会有更多的酒商借鉴国内白酒的一些成功操作经验,凭借其深厚的葡萄酒文化、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的优势,进一步推动中高端白酒消费者转向葡萄酒。他们与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专卖店一起,构建一种独特的产品销售终端、沟通平台和葡萄酒文化的传播平台,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和选择进口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