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2009年度中国葡萄酒市场白皮书(2)

(2009-05-30 00:50:45)
标签:

葡萄酒

白皮书

杂谈

分类: 资讯:惊跳洗选的行业新闻

进口酒的繁荣推动中国葡萄酒市场快速发展

绝对诱惑,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发展阶段第一个高潮期。

 

前几年,有很多人担心,中国加入WTO以后,关税壁垒被打破,进口葡萄酒低成本进入中国,会对国产葡萄酒产生巨大冲击,于是“狼来了”的呼声一度十分高涨。可是几年过去了,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中国市场每年超过15%的增长速度,国产葡萄酒企业风起云涌的建设,整个市场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特别是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都没有对葡萄酒业产生明显的影响,说明其发展有力度,有抗性,势头不可阻挡。因此可以断言,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了发展阶段的第一个高潮。

品质提高

刚刚越过初级阶段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前期还依然存在观念、葡萄种植、酿造技术、工艺、储藏等方面的问题,整体质量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一个不容忽视但也不能够短时间内改变的现状。但是进口葡萄酒的迅猛发展已经将我们逼到了必须改变这种现状的地步,如果我们不想被打败,就必须从质量上获得进步。

通过三届由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主办、我葡萄酒学院和亚洲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承办的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我们已经明显地看到了中国葡萄酒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能感觉到国产葡萄酒企业在质量上赶上并超过进口葡萄酒的决心和信心,他们的努力正得到回报。随着《葡萄酒新国标》的强制实施,半汁酒退出市场,科学种植、规范生产的质量意识正被更多的企业践行着。

品种多样化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各地气候多样,有许多地方都可以种植酿酒葡萄,所产葡萄表现各异,特色明显。目前,我国葡萄酒已基本形成胶东半岛、河北昌黎、河北沙城、黄河故道、宁夏贺兰山东麓、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天山北麓、云南干热河谷、东北、天津蓟县等10大主要产区,生产区域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理应有适合本区土壤、光照、降水、生长期的葡萄品种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酿酒工艺,从而酿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葡萄酒。可是事与愿违,因为管理混乱和急功近利而简单的复制,中国葡萄酒行业陷进了酿酒葡萄同质化、酿造工艺同质化、葡萄酒种类同质化的大一统的窠臼。

随着丰富多彩的国际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带动了产区找特色、品种找差异、类型求丰富的多样化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前品种单一红酒或单一干酒的景象。在市场上,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葡萄酒,特色产区的优势品种的研究工作被重视,适合本区域特色葡萄酒的酿造也逐渐兴起,各种类型的葡萄酒满足着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一个发展中的葡萄酒市场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丰富多彩。

营销模式多样化

葡萄酒是非常个性化的、具有典型自然属性的产品,这样的产品需要消费者通过品尝予以肯定的。可是在过去,葡萄酒的销售一直沿循着传统模式,大家把目光太长时间聚焦在了经销商、渠道和终端上,远离了消费者和忽略了他们的真实感受。近几年,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在进口葡萄酒十分专业地面对消费者的推广行为中,学到了很多精华的东西,并不断地创新。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葡萄酒营销发展的路径:从传统的经销代理、大流通到渠道制胜,终端为王到消费者盘中盘,消费者的市场决定性地位正在被重视,品尝推广、体验消费、生动的终端、各式各样的party,牵动着庞大的消费需求,市场蛋糕越做越大。

终端多样化

中国人对葡萄酒的消费需求被不断挖掘,被不断地刺激起来,不断地多元化和多形式,传统的售卖终端显然不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于是,新的终端不断涌现出来。从第三终端的发现到自建终端再到第四空间,葡萄酒如影随形,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环节。酒店、餐厅、酒吧、夜总会等自不必说,遍布大街小巷的专卖店、专营店、会所、俱乐部,都为葡萄酒的消费需求做好了准备。人们可以在大多数的场合消费到进口的、国产的、不同样式的、不同档次的葡萄酒产品,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现象啊,这让我们十分乐观地看清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美好蓝图。

在这令人欣喜的局势下,我们希望无论是国内酒商还是国外酒商,无论是国产酒还是进口酒,都能够抓住机遇,在同一个舞台上公平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做大做强市场蛋糕,得到更大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