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总结白皮书年度展望财经 |
分类: 论坛:道听途说方为好记者 |
中国葡萄酒(2007—2008)年市场白皮书(八)
第八部分
葡萄酒成为消费升级的第一受益者,
传播出现亲民化趋势,消费群体明显扩大
●大经济环境下的葡萄酒类板块受到重视
消费升级和需求增大的长期利好因素的存在,不仅成为消费品生产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也使葡萄酒企业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我们从近期的市场走势中发现,在基金重仓股中,葡萄酒上升势头不错,基金增仓的上升态势比较明显。酒类企业是消费升级第一受益者,经济的增长带来居民收入的提高也将是葡萄酒消费未来高增长的基础。由于股票市场对酒类板块的追逐,吸引了众多社会人群对葡萄酒的关注。
●新富人群成为葡萄酒消费主流群体,消费领袖的意见接受度越来越高
据权威机构调查表明,2007年葡萄酒消费人群继续扩大,在大众消费者中,25-44岁的中青年人是葡萄酒的主要饮用者,而在职业特征上,公司管理人员、普通白领、及商业、服务业等企业职工是主要饮用者。而在中国新富(定义是高消费、高学历、高收入的“三高”人群)群体中,男性、30-34岁的青年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
新富人群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海外留学归来的人员,由于受到国外葡萄酒的熏陶,具有相当丰富的葡萄酒知识和饮用经验,他们的消费意见被一些不懂葡萄酒的消费者看重,他们普遍表现出的对进口葡萄酒的偏爱,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高端消费群体的取向。
●酒市再现平民化热潮
高端酒毕竟是为少数人准备的,真正体现葡萄酒消费成熟的标志是大众化。2007年的一个消费亮点就是快要被人们遗忘的平民化消费被华夏五千年葡萄酒祭出。2007年11月,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十周年庆典上,华夏五千年葡萄酒推出“名品世家U9-MWP工程”的连锁项目,推出具有代表性的物美价廉的产区葡萄酒,以微型终端为特色,以大众消费者为目标受众,掀起了一场名品红酒的平民化运动。
葡萄酒的平民化不仅仅是国产葡萄酒的事情,进口酒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反应。据厦门日报报道,在麦德龙、家乐福等超市,大都设立了专门的进口葡萄酒区,价位从二三十元到上万元不等。据麦德龙进口产品主管陈冰介绍,目前超市引进的进口葡萄酒约300种,其中100元以下的占到了一半以上,而在销量方面更是占到七成左右。
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在国家标准严禁的区域内,半汁葡萄酒2007年“死灰复燃”。是产品的变异还是市场的变异?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分析说,需求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国家一再三令五申取消半汁酒的生产,但是半汁酒却从来没有从市场消失过,很多10元钱6瓶的自以为是酒的东西,大量的流向农村市场,虽然有不少消费者也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这些产品的市场依然存在。
种种迹象表明,葡萄酒在追逐高端的时候,中低端产品更加值得关注。
●葡萄酒收藏和投资概念逐渐被社会接受
葡萄酒常常被誉为液体资产,这是由其独特的收藏价值决定的。葡萄酒收藏具有增值幅度大、增值率稳定的特点,随着国际葡萄酒收藏和投资热潮的影响,中国也开始兴起。
2007年6月6日,张裕投资近2亿元兴建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正式开业,备受行业关注的中国首批期酒在这一天同步推向市场。爱斐堡酒庄2006年份期酒仅发售100桶,很快就售完。
张裕爱菲堡的期酒引发了中国葡萄酒市场收藏和投资的广泛讨论,使更多的葡萄酒爱好者和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在葡萄酒上,关于葡萄酒收藏和投资的案例和教科理论被媒体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与投资葡萄酒并考虑建造私人酒窖。那些没有条件的投资家呢,便寄希望于公共酒窖,也促成了酒窖业的兴起。
后记:
李华是中国第一个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是中国第一个葡萄酒人才的摇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创始人。
作为一个具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一个国际葡萄酒著名专家,一个一生致力于中国葡萄酒发展的葡萄酒人,对“中国葡萄酒进入发展阶段”的观点完全赞同。他说:
“中国葡萄酒业发展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我们已经完成了初级阶段的历史使命,是到了用新的标准衡量行业、新的角度审视行业、新的观念发展行业的时候了。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我们一定要融入到里面,锻造自己、锻造产业、锻造中国葡萄酒的未来。”
2007年是中国葡萄酒充满活力和朝气的一年,也是充满想象力的一年。我们相信,《食品商》2008年第1期首发《中国葡萄酒市场白皮书(2007-2008年)》,送给读者的是一份丰盛的财富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