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4:蓬莱第一天
蓬莱仙境一直是我未知的世界,早上坐车虽然遇到了小小的麻烦,但也不影响心情。一路上,从青岛到蓬莱的大巴司机为了多拉客多挣钱,绕来绕去不走高速,这让人无法容忍。据说200公里不到的路程竟然走了5个小时,你相信吗,事实如此。早上我们安排好行程的蓬莱质检局质检所所长刘正,只得改变原计划,约在下午与我们见面。
然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想看到一望无际的葡萄园,这个愿望直到下车也未能实现。
作为中国葡萄酒名城的蓬莱,主要干道上竟然没有令人向往的葡萄园,说不过去阿。
照中国人的说法,不管怎么样,做秀总是要做的。可是蓬莱没有。不是实诚,而是观念问题。
被誉为世界第七个海岸葡萄酒产区,蓬莱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相当不错,但是在整体包装和产区品牌的塑造上,仍然显得落后。这在下午与蓬莱技术监督局的刘正先生的谈话得到验证。
据刘先生介绍,蓬莱共有10多万亩的酿酒葡萄,通过qs认证的企业42家,加上没有认证的企业,超过100家,企业的密度之大,全国之最。但是除了中粮烟台长城以外,其他企业均鲜为人知,他们的企业发展如何,产品质量如何,很少有人知晓。但是关于蓬莱有不少的生产假酒的厂,在行业里还是有不少人知晓。
近两年来,蓬莱政府将葡萄酒产业作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即使是与己不相干的技监局也投入了产区推广宣传的行列,拳拳之心可表。新上任技监局宋局长说:对于葡萄酒产业政府非常重视,我刚到任没几天,政府的市长就对我提过关于葡萄酒产业的话题,要我们不仅仅监管质量,还要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政府这样支持,企业就放开手干吧,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不要有什么顾虑。
时代长城公司总经理姜先生一向比较低调,恰巧受惠于企业宣传的好处,当场表示,做好酒,做好企业,为蓬莱的葡萄酒发展尽自己的企业责任。他感到宣传对他的实际帮助。席间浙江经销商打来电话,说已经搞定与家乐福的合作,让姜总兴奋不已,大家也为他高兴,纷纷举杯祝贺。
姜先生这次作为主人,带来了自己得意的作品干红和干白。我比较喜欢他的干白,清秀,优雅的果香,滑润的口感,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霞多丽,非常适合饮用。2005年对于蓬莱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年份,酒体稍微单薄点,是葡萄成熟度不够,含糖量低的表现。但是其活泼开放的香气,让人难忘。临走,我特意要了一瓶揣在包里。
蓬莱是一个并不大的城市,建设上也是平平。炎炎夏日,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游客,长途汽车站因为没有太多的游客,显得有些寂寥。大街上人也不多,可能都躲到海里乘凉去了,沿街的饭馆因为没有生意基本上都处于关门状态。但是宾馆的房价是涨了起来,据说开私家车前来旅游的客人比较多,大都当天来当天就走,留不住客人,即使出租车司机也看得出来,留客过夜是这个城市发展旅游的关键。
在宾馆里我们开了个小会,安排好明天的采访,在寂静的夏夜,带着些许的酒意入睡了,恐怕这是其他前来旅游的人没有体会到的一种乐趣。宾馆离海只有200多米,我没有听到海浪的声音,只有窗外不知名的虫子叫了一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