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文化之《古代名人与葡萄酒》

苏东坡与葡萄酒
《谢张太原送蒲桃》
冷官门户日萧条,亲旧音书半寂寥。
惟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蒲桃。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在不得意时,很多故旧亲朋都不上门了,甚至连音讯都没有。只有太原的张县令,每年都派专人选葡萄来。从诗中,我们还知道,到了宋朝,太原仍然是葡萄的重要产地。
苏东坡酒量虽不大,却是善饮者,知道酒的好坏,他同时又是位美食家。他在《老饕赋》中写道:
“疱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水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翁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纪之玉瑟,鼓帝子之云傲。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蒲萄。……”
在苏东坡看来,精美的菜肴、优美的乐曲、仙女的舞姿,只有以葡萄美酒相配,才是真正的人生享受。由此可见苏东坡对葡萄酒的评价之高。
苏东坡不但是美酒鉴赏家,他还自己造酒。苏东坡撰写过《酒经》、《浊醪有妙理赋》、《酒子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酸赋》等,他还自己酿造了“蜜柑酒”和以蜂蜜为原料的“蜜酒”,并作了《蜜酒歌》,以致于“蜜酒”广为人知。苏东坡《饮酒四首·之四》是借一种名酒的酒名来抬高一种不为人知的地方酒。
《饮酒四首·之四》
“雷觞淡于水,经年不濡唇。
爱有扰龙裔,为造英灵春。
英灵韵甚高,蒲萄难与邻。
他年血食汝,当配杜康神。
这首诗是苏东坡被贬在海南,秦观被贬在雷州时所作。雷州海康县城北五里,有英灵岗,那里酿的一种土酒,大文豪们就给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英灵春”,并说比葡萄美酒还要好喝,这就是广告手段了。好在当时交通、通讯都极为不便,再加上世态凉淡(“冷官门户日萧条”),苏东坡对“英灵春”的抬举在当时几乎不为人知。
到了南宋,小朝庭偏安一隅。当时的临安虽然繁华,但葡萄酒却因为太原等葡萄产区已经沦陷,显得稀缺且名贵,这可从陆游的诗词中反映出来。陆游的《夜寒与客挠干柴取暖戏作》:
稿竹干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
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
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
他时铁马榆关外,忆此犹当笑不休。
诗中把喝葡萄酒与穿貂鼠裘相提并论,可见当时葡萄酒的名贵。
中国葡萄酒文化之《古代名人与葡萄酒》文章连载
元好问与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与葡萄酒
苏东坡与葡萄酒
刘禹锡与葡萄酒
韩愈、白居易与葡萄酒
李白与葡萄酒
王绩与葡萄酒
李欣《古从军行》
唐皇的葡萄酒逸事
庚信与葡萄酒
陆机的《饮酒乐》
曹丕与葡萄酒
葡萄酒是中国“土酒”
葡萄酒的起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