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再相遇,缘分很奇妙
(2025-05-10 00:01:49)
4月26日晚上8点多,我接到了朱小敏特级的信息:“毛校长好,昆山信义小学也是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校长许蕴霞跟您一样,做事认真,充满激情,她想带团队来参观学习你们的劳动基地,特别是那套智能化培植等。是否可以。”
朱小敏特级是苏州教育界的名人,是我仰慕的长姐。4月22日—23日,我校接受义务教育督导评估,区督导室从昆山、高新区、常熟、园区、吴中区、吴江各邀请了一位小学专家来给我校把脉指导,朱特就是其中一位。带领督导专家参观校园是指定项目,朱特所说的劳动教育基地就是我们带领专家组参观校园时见到的。当时专家组给予了颇多赞誉,没想到朱特这么快就向许蕴霞校长介绍了我校,还说许校长要带团队前来参观学习。就在同时,许校长也加上了我的微信,同样表达了要带团队过来参观学习的意愿。
信义小学的劳动教育其实早就声名在外,虽然没能亲自去参观学习过,但是网络上了解过,老师朋友们也介绍过,他们来参观,其实我是惶恐的。但我却十分激动,不为别的,就为了“许蕴霞”这三个字。因为我并不知道信义小学的校长就是许蕴霞,但10年前,我带着团队到过许校长的学校,它叫黄泥山小学,并亲自见证过许校长的魅力。那时候的场景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我们分管德育的缪校在一次培训中听到许蕴霞校长介绍自己学校的文明用餐,感觉特别有价值,而我们学校也一直在做,但是效果没有他们好,所以缪校长设法联系到许校长后,我们一起来到了许校长所在的黄泥山小学参观学习。
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是很容易感觉到许校长的为人特别爽直,这和我的性格也很相似,我觉得我们俩就是尺码相同的人,所以一下子就有了好感。而许校长所在的黄泥山小学,是正仪中心小学管辖的一所村小,当时24个班,从六年级一个班、一年级7个班这个数据不难看出学生数的迅猛增长。这所学校80%是随迁子女,20%是周边拆迁小区的住户孩子。学校就两幢教学楼,前面一幢看上去已经不新了,估计要10多年了吧,后面一排教学楼是当时公办学校很少见的,竟然是板房搭建起来的。我们非常诧异,在如此重视安全教育的那时,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昆山,竟然还用板房做教室。黄泥山小学的校舍条件真的比较简陋,许校长说了,政府正在设法新建。
黄泥山小学这个名字很特别,许校长告诉我们是一路沿用下来的,本没什么非议。但是在当地,有一座家喻户晓的公墓,就叫黄泥山公墓。人们一说起黄泥山就想到公墓,传统习惯让人觉得黄泥山似乎带着不吉利。许校长开玩笑说,节日的时候给人发个祝福短信,都不敢落款黄泥山。学校名字是不能随便更改的,但许校长觉得,孩子们对学校校名的理解是能更改的。她自己是英语老师,于是善于思考的她把黄泥山三个字的首字母巧妙地与英语单词联系了起来,黄——H(happiness幸福),泥——N(nice美好),山——S(smile微笑),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未来,源于甜蜜的微笑。多好的诠释,所以到现在我还记得。许校长说,黄泥山公墓是生命的终点,但是许校长教育孩子们,生命的终点人人会到,并不可怕,关键是大家在到生命的终点的旅程中如何珍惜时间、如何珍惜生命,如何笑对生活,这又給校名赋予了更新更深的内涵。能把不利的资源巧妙转换,从而成为生动的教育素材,我们不得不惊叹许校长独特的教育视角。
许校长确实是一个实干型校长,她扎扎实实地从小事抓起,把学生的文明用餐抓到了实处:孩子用餐绝对没有一丁点说话声音,餐盘里绝对没有剩饭剩菜。我们都知道要孩子做到这样是很难的,许校长也说了,刚启动时确实很难,但是他们不放弃,经过两年的努力,学生文明用餐习惯已经蔚然成风,再不用老师花大心思了。那天我们真真实实见证了孩子吃饭的安静,以及饭后的不浪费。我们着实被震撼到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村小,竟然能啃下不让孩子们浪费这块硬骨头。难怪许校长那么自信,难怪经常有人去参观他们的学生用餐。
许校长当时只是一位村小校长,而且是这所学校唯一一位中层,但是这所学校的工作真的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中心小学,我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女校长。于是马上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许校长能到我们学校来给中层和班主任老师讲讲他们的德育活动和管理经验。让人兴奋的是许校长答应5月份前来,她说能与别人分享那是一种快乐!就在那个5月,许校长真的如约而至,让我们聆听到了她的精彩分享,也了解到了他们工作的不平凡。随后我们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对自己学校的文明用餐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确实也抓出了很大的成绩。当时很多学校都到现场来看过我们孩子吃饭,电视台也来现场拍摄并报道过。来我们学校参观的老师领导也都用震撼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我总不忘告知大家我们是学习黄泥山小学的做法后才不断改进的。
当时我和许校长有过一阶段的交流,但是那时候彼此用的是QQ,后来微信出来后,QQ逐渐不用了,我们也渐渐失去了联系,对黄泥山、对许校长我已经不知道任何消息了。
没想到10年后的今天,许校长将来我们学校参观交流,而且后来得知现在的信义小学就是当时的黄泥山小学,是几年前这所学校独立时改名的。
虽然这10年我们彼此并没有联系,但是一看到“许蕴霞”这三个字,记忆的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既往的美好、彼此的真诚一下子又涌现上来。除了激动,我还特别期待早点见到许校长。
就在5月6日,许校长真的带着团队前来我校了。和当初她热情接待我们并毫无保留向我们传授经验一样,我也是兴奋地带他们参观我们的校园的角角落落,并完完全全地告知他们想知道的一切。从交流中再次知道,许校长一如既往地优秀,她现在的学校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约定,今后我们要再续前缘,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把我们各自的学校带往更美好的方向。
10年前的3月,我带领团队去许校长所在的学校参观学习,10年后的5月,她也带领团队来我校参观学习,而且我俩10多年都还坚守在原来的学校。两个尺码相同的人,就这么又见面了;两所有点类似的学校,就这么又有了更多的交集。10年再相遇,缘分真的很奇妙!
后一篇:难忘的督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