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晨读静时光
(2024-06-08 19:51:33)今天是周六,但是我们主要行政在加班,我们在和专家一起研讨校园文化建设。专家讲到双减工作,
说7月24日是双减提出整两年的时间节点,大家都特别关注。两年双减,成果怎样,如何评价,这一定是从上到下特别关心的事情,我们自然也不例外。
减轻学习负担,增加睡眠时间,这是双减工作很重要的目的,所以学生的到校时间延迟了,也不允许学校组织早读了。上层的决策方向一定是正确的,对我们而言,肯定是坚决执行的,但是没了早读时间,我们坚持很多年的晨读静时光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静坐书桌,引导学生早读静心阅读的往事再次在脑中重现。
乡村学校的孩子到校一般都要比城市学校早很多。因为大多数父母的孩子上班比较早,父母上班前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才能安心去上班。现在的学校,安全一定是底线,没有了安全一切都归于零。孩子那么早到校,没有活动的约束,也没有老师的管理,自然会有追逐打闹等属于孩子天性的行为。但是在教室这样小的空间,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那安全隐患真的很大。而老师的上班时间还没到,我们也不好意思提出让老师也早上班,毕竟老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够辛苦了,再说老师家里也上有老下有小,上班之前也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孩子来到学校,出安全问题,一切都是学校的责任。把孩子关在外面不放进校园,我们不忍心,自然家长也不答应,怎么办?这似乎是一个死结,无法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学生来到班级,要让他们有事做,而且事情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并且又要有意义。于是我们想到了学生一到班级就拿出课外书静静阅读这个举措,我们称之为晨读静时光。
阅读的重要性,不需要我们去多讲,大家都应该有所认识,但是真正爱阅读的孩子,养成阅读好习惯的孩子,还不算多,这就需要我们学校大力去培养。
学生到班级后就拿出课外书阅读,让学生养成每天从一开始就注重阅读的好习惯,这也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尽管我们无法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效阅读,但是在大家都捧着书静静阅读的氛围中,那些不想阅读、无法静心阅读的孩子,肯定也是不会太闹腾,自然也不会给班级秩序造成混乱,也就大大减少了到校后的安全风险隐患。
提供整段时间让学生集中阅读,这是我到新加坡访学时受到的启发。我到访的那所学校每天上午会有一段时间,所有孩子集中到礼堂,不是举行什么统一的活动,而是每人带着一本书坐在地板上静静阅读。老师在现场,有的是和学生一样捧着一本书阅读,有的是在自己的学生中间轻轻穿梭,巡视班级阅读情况。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感觉很神圣,自然也很疑惑,也提出这样是否能做到每人都进行有效阅读的问题。当时的校长认为营造了阅读氛围,即使有些孩子读不进去,但在这样一个大家都在阅读的大环境中,也是一种熏陶。想想也是,阅读是要氛围的,都说21天就能让人养成一个很难改变的习惯,而新加坡那所学校的学生每天都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一定是会被感染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阅读习惯的。所以晨读静时光中我们学习新加坡那所学校的做法,我们的图书馆阅读、我们的班级晨诵以及班级阅读分享都有新加坡那所学校学到的理念成分在。
早读课让孩子进行阅读,一是不必让老师跟着孩子那么早到校,二是即使老师到校了,也可以笃笃定定地放松一下,或者充分地做好上课准备工作,这也是给我们教师松绑。现在很多学校的做法是老师得时时刻刻陪在学生旁边,一是基于安全考虑,二是基于秩序考虑,有的学校甚至把早读时间老师在不在班级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但是我始终认为,如果班中孩子能够确保安全、确保秩序,那老师去干嘛呢?老师不在教室,孩子也能够安心阅读,那不是学生自主能力的最好体现吗?所以我一直告诉行政,千万不能以老师在不在教室作为管理好不好的依据,对于那些老师不在但阅读氛围好、班级秩序佳的班级,我们要大力表扬,甚至可以作为经验进行推广。当然,如果老师不在,阅读没搞起来,班级也乱哄哄的,那老师必须在场管理,但在场绝对不是最终目的,老师要训练的还是学生的自主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好了,教师也完全可以不在教室。老师在规定时间内上班后,能够安心地在办公室喝口热茶,聊聊生活,充分做好上课准备,那不也是一天美好生活的开始吗?
我们提出早读时间全校静心阅读,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又有利于老师的管理。但是美好的愿望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老师也不是一下子都能接受的。有的老师认为早读课要讲题目,全体学生进行阅读,他们讲题目的时间就无法得到保障,也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往往会有不同意见,甚至不执行学校的规定。记得我们刚提出这个想法,也是我刚到这所学校没多久的时候。有一次一位老教师在校园内拦住我,说你这个新校长怎么总是让学生在早读课上看课外书,而不让老师在讲题目,这一定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如果学生考试成绩落后了,你这个新校长承受得起吗?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传递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因为我坚信阅读的力量,讲几道题,看似充分了早读时间,其实就是一种短视行为,我认为阅读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效应,但一定是一件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好事。所以在感谢老师关心的同时,我也很坚定地表示,让学生多读书,一定不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
有了好的想法,老师们不一定能很好落实,于是我们安排行政进行巡查,发现早读好的班级,我们会在群中发照片,并且大力表扬;发现老师在教室里讲题目的,个别提醒,屡次不改的,也要进行谈话;发现老师不在,班级阅读也没做起来,班级秩序也很乱,我们马上会找老师谈话,并要求立即整改。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真心期望能把最好的时间让给阅读,让阅读更好的滋养我们的孩子。至于老师的不理解、不支持,那一定是理念的问题,因为他们无法清醒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只要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通过多渠道宣传,老师们也一定会有改变的。
在我们不懈努力下,晨读静时光还是取得了比较好效果的。后来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学生上学时间被强制延后,早读课也被强制取消,我们也无法大张旗鼓强调晨读,但其实我们还是很怀念晨读静时光的。
后一篇:校家社协同育人,我们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