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家社协同育人,我们在践行

(2024-06-10 22:30:18)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开展教育这个说法我们并不陌生,其实基层学校也一直在做。但是真正提出“校家社协同育人”这个说法应该是近几年的事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都确定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工作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所以现在特别重视校家社协同育人,只要涉及教育话题,一般都会提及这方面的内容。

其实早在这个说法提出之前,我们叙事者望亭团队就已经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了。但是由于疫情,有所中断。2023年,我们又重新开启,并与果园社区真正结对,开展多方位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

由于这项工作主要是我们叙事者望亭团队在执行,基于团队特色,我们还是以推广亲子阅读为主要任务。因为在我们学校,阅读是全方位开展的,但是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更多的课外阅读应该是利用好在家的空闲时间,而这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我们也明白,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一定是跟他们的学识修养、工作性质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处在乡镇,相对城市学校,家长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可能要差一点,那就更加需要我们去推动,去促进。所以我们团队走进社区开展亲子阅读推广,我们期望通过社区提供的平台,在阅读上更好地实现学校和家庭同频共振。

前些年,都是团队的小年轻去社区上课,每月一次,利用的是周五晚上的时间。上完课后,我们会立即在公众号上推出,一是让记录我们的活动情况,二是也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我们团队的小年轻,都是年轻的妈妈,平时学校工作很忙碌,休息下来陪陪孩子,照顾家庭,轻松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周五晚上要去社区上课,大家都很支持配合,而且每节课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我总是很感动大家的付出。也许很多人只知道我们叙事者团队现在很有名,也有很多发展的机会,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也是团队成员用自己的辛苦换来的,他们默默读书写作,成长自我,还承担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默默奉献。所以有名利的机会,他们获得也是理所当然的。从去年开始,我们和果园正式结对,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我也主动提出要参与其中。

那次讲课,我从自身的阅读经历讲起,把带领学生阅读、带领团队阅读、推动全校阅读作了系统的梳理,我发自内心地呼吁,读书永远没有错,期望孩子们能够多读书,期待家长们能够多支持孩子读书。那天晚上,果园会议室里济济一堂,甚至还要加凳子,上课的氛围非常好。去年10场活动结束后,我们就在规划今年的活动。我们期望能够做一个专题,这样内容更聚焦,亲子收获能够更大。因为是我们团队在做,所以肯定还是离不开阅读,于是我们决定做一个整本书阅读系列,16人,先深度阅读16本书,然后在亲子之间推广。为了避免我们被认为我们有强迫家长买书的嫌疑,所以我们主要做导读,上课结束,如果家长愿意去给孩子买书,那是最好的事情;如果不买,通过各种途径借阅,也是可以的;当然,即使家长不买也不借,那也没关系,我们通过自己的深度阅读,将书的重点以及精彩进行了传递,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传递了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团队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先做好策划,随后每人报准备阅读的那本书,通盘协调后进入备课阶段,文字备课加上PPT完成后我们又进行集体备课,提出修改意见,随后我们继续修改,并按照既定安排逐个进入社区上课。

开学初,我就知道前几个月有一大堆事情要忙碌,所以我要求小班长把我安排到5月上课。进入5月后我又主动对接,于是在525日周六上午,我带着我的课来到了果园社区。乡村孩子家长可能迫于生计,可能因为观念,对亲子阅读的观念还是有些淡泊的,以往开家长会,很多都是爷爷奶奶来,我们一直反复呼吁,爷爷奶奶的亲情固然重要,但在学习生活中,父母的参与才是最重要的。应该说我们的呼吁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有些需要家长参与的活动还是会见到这些爷爷奶奶。让我特别欣慰的是这次15对家庭都是父母带着孩子,其中14位母亲,一位父亲。父亲的参与过少,这是略微有点遗憾的,但是慢慢来,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父母的参与热情会越来越高的。一个小时的亲子阅读课,孩子和家长听得都特别专注,所以时间很快过去了。我相信通过我的导读课,亲子们对书中传递的亲情、善良、仁慈等正能量一定会在心底有所触动,我也相信,肯会有家长前去买这本书深度阅读的。我们做的就是在亲子中播下一颗颗阅读的种子,让孩子慢慢喜欢上阅读,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从而在家庭中也营造较为浓厚的阅读氛围。一个爱阅读的家庭,一定是温暖的,和谐的,也是充满正能量的。

整本书阅读结束,王逸雯老师还带领亲子一起进行了手工沙袋的制作,让人感动的是那位爸爸和女儿配合密切,把本是妈妈干的针线活完成得非常好,所以我忍不住对那位孩子说,她今天是最幸福的,因为在场陪伴的家长中只有她是爸爸,这样的亲子陪伴是非常特别,非常有意义的。女孩灿烂的笑容,爸爸略带腼腆的微笑,真的很美好。

校家社协同育人,不是落实在文字中、说在嘴上的空泛的行动,对我们而言,就是扎扎实实开展的有益活动。我相信在我们叙事者团队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