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收获多
(2023-12-16 23:34:23)
来到太湖湾教育大营地,拿到会务手册,看到每个大市都有不少人参加,大多数都是真正的社会实践基地,有的是教育局主办的公办基地,也有民营为主的私营基地。从名单来看,以学校名义单独报名的不算多,内心反而有点小窃喜,因为参会和交流人员都是非常专业的基地人员,我们的基地虽然规模小,又只是校内基地,但是课程建设和开展活动是一样的,所以参加这样的活动兴许反而能够获得一些不一样的启发呢!
活动当天上午安排的都是参观学习,主要参观了基地的室内课程馆、室外农耕基地以及社会实践食宿区。
太湖湾教育大营地就在嬉戏谷旁边,建成应该还没几年,因为嬉戏谷我曾经去过,以前嬉戏谷游玩结束,必定要从另外一条特色街出来,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因为只有有人经过,商品才有可能被卖出去。而太湖湾教育大营地就是有原来的嬉戏谷特色街改造而成的,估计游玩嬉戏谷的人员并不多,所以特色街也没办法生存了。由于是改造而成,所以地方也不算大,室内课程馆也不算多,课程也就20多门,相对有100多门课程的成熟基地,这里的课程也真的也不算多。
那天正好有一个学校的高二学生在那里参加社会实践,所以跟着工作人员,我们可以真正看到各课程的开展情况。
从一楼到三楼,我们跟着工作人员逐一参观,
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类课程应该是当前的主流,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烘培、木工、插花、茶艺、电子电工等现代服务类课程也吸引了很多学生,在我们印象中,烘焙、插花、茶艺应该是女孩子比较喜欢的,木工应该是男孩子比较喜欢的,但我们却看到了相反的情况,男孩子选择烘焙、插花、茶艺的不在少数,而木工那边却有不少的女孩子。这也引发了我们不小的议论,大家都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的男孩子相对文静,而女孩子却变得有点“彪悍”。教育大营地还开设了烙画、篆刻、麦秆画、堆花糕团等非遗传承类课程和陶艺、剪纸、建筑模型、影视梦工厂等艺术类课程。作为专业营地,他们有很多专业的老师,这是我们学校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有些类别我们完全是可以模仿的,比如插画类中有很多项目,只要稍微购置一些材料,我们就可以开展起来。其实有些内容我们的美术教材中也会有涉及,我们老师其实也在尝试,但是可能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所规定的内容,没有将这一项目做深做透,所以也没办法形成特色。而这个营地里分类比较细,根据选用材料的不同分设了好几门课程,每个老师负责一门课程,因而也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其中去研究,所以也就比较容易出成果。虽然我们很难专人做专事,但是作为老师个体来说,还是要有自己的主攻研究方向,认准之后全心投入,那么出成绩也会更容易些。
一边参观,一边和朱燕交流自己的感慨,走到麦秆画教室外面的一个角落,我突然眼睛一亮。一根根金黄的麦穗扎成一束又一束,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墙角,墙面上挂着一顶麦秆编制的草帽,还有一幅农民耕作的小喷绘,角落的四周用稻草做篱笆圈了起来。角落不大,基地这么布置,也许是为了和麦秆画课程相关联。但我一看到这个角落就特别兴奋,因为无论是色彩还是构图都能马上让人和麦田、农民、丰收联系起来,我们的望星园其中一大文化就是稻香文化。但是怎么体现稻香,我们仅仅是种了不少的蔬菜瓜果,这和宽泛的稻香是可以联系起来的,但是我们园子里没稻田、麦田,也没跟稻子麦子相关的布置,总觉得稻香文化里缺少点什么,所以我们规划,明年一定要开辟一块可以种水稻、麦子的田块。当然,这个规划一下子来不及实行,但是眼前这个小角落不正是稻香文化的最好体现吗?简单的布置,朴素中却似乎能让人闻到稻花香味,又似乎能感受到丰收场景,关键这样的角落不需要花太多的钱,我们马上能够效仿。我们学校有很多很多的角落,我一直提醒我们的后勤部门和德育处,可以一处一处去打造那些角落,既美化我们的校园,又能提升学校的文化。当然,没有专业设计公司设计,也许大家也觉得有点难,所以我赶紧让朱燕拍下来,随后完全可以让后勤部门找合适的角落去布置。
稻香文化一直是我们望星园课程的弱项,除了看道这个角落让我兴奋外,在室外农耕基地参观,我又有了新的灵感。孩子们三三两两分散在田地里,有的在挖沟渠,有的在扎稻草人,还有的在用稻草做各种各样的小制作。我们的望星园不大,挖沟渠很难让学生体验,但是扎稻草人、用稻草做各种各样的小器具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啊!虽然我们没有稻草,但是望亭农田那么多,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望亭的稻草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制作,既让学生动了手,有了很好的劳动体验,学生制作的稻草作品还可以在我们的望星园中展示。
参观途中,震耳欲聋的加油声把我们吸引到了运粮大赛场地。孩子们被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农用小车运粮和箩筐运粮交替,尽管运的粮都是道具,但是大家的协调能力、奔跑速度同样能比出高低,大家参与劲头高涨,谁都不想落后,整个田野似乎都被孩子们的加油声、欢呼声所笼罩了。尽管现在的孩子很少见到农田,更不用说参加什么农事劳动了,但是真要学生下地干活,学生还是会感觉劳累的,甚至感到不乐意。不过借助农具,开展相关的比赛,孩子们一定是喜欢的。如果我们也能开展相似的活动,不也是稻香文化的一个活动类课程吗?
要说上述跟稻香文化相关的几个做法有特别大的创新吗?其实并没有,也许网上也有过类似的设计或者活动,但是如果我不是亲自看见,也许就不会有很深的感受,也不会跟我们的稻香文化相结合起来。
类似的现场学习带给我的深切感受和惊喜其实还有很多,看来我一直坚持要到现场进行学习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深切感受是在互联网学习很难得到的。外出学习真的能开阔眼界,拓展视野,看来今后还是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多走出去实地学习,并能学以致用,更好地用在自己学校的各项建设中。
前一篇:外出学习成行
后一篇:以发展教师好来实现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