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教师好来实现立德树人
(2023-12-23 23:53:45)这两天参加全省基层党组织书记封闭轮训,虽说是党建书记培训,但是现在提的最多的就是党建工作要和教书育人工作全面融合,两天的报告中主讲专家经常提到“立德树人”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晚上我们又聚在一起,参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推动教育强省建设中贡献力量”的主题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所以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要将“立德树人”牢记于心间、落实于行动。
“立德树人”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都应该有所体现,今天的交流时间有限,那我就选择其中一个点来交流。
我始终认为,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最重要的是教师。众所周知,我们学校是一所最偏远的乡村小学,由于主客观原因,我们的师资进口并不容乐观,加上原本的师资虽然很淳朴,但眼界、视野比较狭窄、倦怠感强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10年前我来到这所学校,就面临着如何更好培养教师的难题。因为我们都知道,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那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自然也是不在话下的。经过调研,结合实际,我们决定以读写研为抓手开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求打造一直能够在立德树人重要任务中不断奋进、走在前列的队伍。于是我们每周写叙事、每月读书并写读后感,每月还参加线上分享活动。最初的时候我们的任务也是在强制加引领中完成的,因为现在的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很少会考虑自己也要成长。除了常规的教学之外,他们已经不习惯让自己再次成为“学习者”。很明显,老师们都把成长看成了额外的负担,更不愿意为额外的成长付出额外的劳动。所以作为校长的我一方面强制大家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作出表率,要求大家完成的,我首先完成。人说坚持21天,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确实,慢慢地,我们的老师也将完成读写任务变成了大家的自觉行为。那么多年实践下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团队成员的成长。一是读写能力明显提高;二是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我们团队成员都至少得到过区级评课选优或者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三是班级管理能力得到很大的加强,大家都成为了班主任中的佼佼者。我们的实践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及相关媒体的关注,我们的团队专著和个人专著也出版了。
从表面看,我们这个团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教师的成长如果不能作用于学生的成长,那价值也是不大的,所以我们又巧用我们团队写故事的优势,用故事来做大教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我们的’“我喜欢你”课程坚持多年,由于故事的唯一性和温暖性,我们的活动具有了很强的生命力,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最近这一实践也被确定为苏州市标杆式育人范式项目。
从培养教师到培育学生,我们在立德树人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师培养和学生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在做好原有这些工作的同时,我们一直在思索,怎样让立德树人的功效发挥到更大。于是我们从小团队行走慢慢辐射到更多的教师,从今年开始,我们安排团队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让更多教师跟着我们一起读写思。我们期望更多青年教师和我们团队成员一样,也在读写思中获得更大的成长,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也得到成长,因为“孩子天天向上”的前提应该是“家长天天向上”。但是我们身处的是乡村,相对城市而言,家长的学习意识可能不是特别强烈,于是我们团队又走进社区,每月开展亲子共读、亲子教育活动。尽管每月能参与的家长不能太多,但是我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以团队之力开启校家社共建后,一定会带动更多的家长主动学习,主动成长,我们乐意为校家社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在这次培训中,顾月华副厅长说过,每个学校要找准自己的薄弱点进行突破,我们就是认识到教师发展的薄弱点,才致力于寻找有效培养教师的途径。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阅读写作反思在发展自我、培育学生、引领家长方面是有效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
发展好教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也是我们学校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