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中获成长——课终于上完了
(2023-11-09 23:32:03)9月27日在昆山举行的全市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研讨活动过去已经一个多月了,但是因为上课结束之后收到了很多的好评,也因为这次活动经历了艰难的准备,所以那天的情景至今依旧在眼前。
尽管大家都很忙,但是由于春兰、张丽静、戴影华、陈礼丹一直深度参与磨课,而且这样的观摩课也希望能去见识一下,所以我们决定5人一起前往,张丽静还承担起了开车的重任。当说起张的车年份有点久,到昆山城北小学要开一个多小时,路有点长,怕车出什么故障时,徐婷主动提出她的车可以让张丽静开。一大早,我们五个人就出发了。
到达学校,她们急着到会场听课。而我的课在下午第二节,不上完课也没什么心思去听课,所以我就在图书馆找了个地方静静待着,一方面再次熟悉一下教案,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
忐忑不安中度过了半天,中午想去接触班级。但是年轻的英语老师在讲英语题目,提出要求,终于同意我和孩子们交流,但是她就在教室里批作业。和孩子们开始聊天,并进行课前的相关准备,但是孩子们显得很沉闷,这让我有点惊讶,因为之前我见到的他们完全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次是整本书阅读,而且我上的是分享课,如果没有前期孩子们深入地读,课就很难上。尽管之前已经让这个班的语文老师让孩子们读这本书,但是我们的磨课组还是不定心,毕竟没有引导的读还是缺少主线的,所以在大家的提议下,我提前一周来到过这个班级。正如大家所料,孩子们尽管读过不止一遍,但是对整本书的内容了解不是特别深入,于是我抓住相关线索和他们聊书的内容。短短的一节课,我和大家聊得特别欢畅,他们的活跃也特别让我欣喜。回校后,我还跟同事和学生说起他们课上的活跃劲呢。孩子们思维活跃、愿意发言,是上好公开课最关键的因素。怎么仅仅过了几天就一下子变了呢!任我怎么投入地和他们闲聊,他们就是畏畏缩缩,没有发言的激情和欲望,即使偶尔愿意起来发言的,似乎也会看一下坐在前面批作业的英语老师。我突然想到,会不会孩子们见英语老师有点畏惧啊,因为刚才我进来的时候就听见英语老师在严厉地教育学生,我和她交流以及我在上课她在批作业,我似乎没见过她的笑意。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样交流效果也不大,反而会影响待会儿正式上课。但是英语老师又不愿出去,于是我问英语老师,我和孩子们接触过后她是否还要继续上午自习,她干脆利落地回答“要”。没辙了,了解到下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我之前和语文老师接触过,比较好说话,所以我决定不再浪费时间,等第一节课开始我再利用点时间和孩子们交流。我刚停止交流,英语老师就马上开始讲题目,于是我就走出了教室。因为图书馆离教室比较远,来回走也需要时间,所以我就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待一会儿。还好,没多少时间午自习的下课铃声就响了。我等着英语老师出来,我可以进教室。可是左等不出来,右等不出来,我又不好意思请她出去。直到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响了,她还是没出来,还在给孩子们讲题目,我就站在门口等。她似乎没有结束的意思,看来是要把我刚才占用她的时间在语文课上补回来。这时候语文老师来了,我直接申请上半节课给我让我再和孩子们聊聊,下半节课我去上课地点准备准备。她很亲和地答应了,并且说我离开的时候让班长去叫她一声,我十分感激。不知怎的,英语老师还是不走,她继续坐在讲台边批作业,我当时真的有点尴尬。好在善解人意的语文老师在她耳朵边说了些什么,然后搂着她的肩膀,要和她一起出教室。英语老师看了我一眼,似乎很不情愿地捧着作业走出了教室。
工作那么多年,见到这样的老师真的不多,说她敬业吧,似乎是;但这样的敬业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英语老师一走,我直接把两次和他们交流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表达了出来,并且笑着问他们为什么?大家笑而不答,我说是不是因为英语老师在啊,他们有的点点头,有的继续抿着嘴笑而不答。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于是又和他们闲聊,不想讲书的内容,我就想调整他们的情绪。状态越来越好,我的担心也一点点消失。正在我们聊得越来越投入的时候,张丽静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说春兰在那边都快急死了。因为我上的是分享课,准备的东西特别多,离我正式上课的时间没多少了,而我还没去候场,于是春兰打我电话,但是我正和孩子们聊天,根本没注意电话。她打了好几个我都没接,时间却在一分一秒过去,于是春兰派张丽静赶紧来找我。
确实没多少时间了,我紧急刹车,赶往上课地点,孩子们的语文老师也准备将孩子带到会场。匆匆赶到会场,也顾不上春兰她们还在表达的种种担心,因为第一节已经下课了,于是我匆匆进入会场,手忙脚乱地开始准备。真幸亏春兰他们紧急来叫,否则真的会耽误正式上课了。
进入会场,满满当当一大群听课老师,第一排还坐着大市教研员和各区县教研员,没有事先来适应一下会场的我还是有一点紧张的。准备完毕,市教研员就开始叫我说课,这也是我之前没想到的,我一直以为要上完课再说课。说完课,我就开始上课了,匆忙中我也没去看时间,
除了一开始有点紧张外,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孩子们,发言的积极性很高,有时候两三个孩子表达完了,照理说要进入下一环节,但是看到孩子们高举着的手,我就软下心来,继续让他们发言。半节课过后,我发现我的节奏有点慢,再这样下去要上完我的内容,会影响第三节课,于是我又稍微有点慌,便适当加快了节奏。也许就是这么点慌张,让课的其中一个环节提前出现了,我发现后只能临时进行微调。好在不影响整节课的效果,不熟悉我教学设计的老师是感觉不到的。
课上完了,我就感觉孩子们特别优秀,所以结束时向她们的语文老师道谢,老师带着孩子们出去的时候朝我灿烂地笑着,并且说:“是您课上得好!”这也许是语文老师出于礼貌的回应,别人到底怎么评价这节课,我还是有点忐忑的。为了不影响下一节上课的老师,陈礼丹、戴影华等冲上来帮我一起收拾板书、道具等,我悄悄问陈礼丹:“还算顺利吗?”陈礼丹兴奋地说“非常顺!”我还在讲台收拾东西,我们的教研员陈老师走过的时候也高兴地对我说:“上得不错啊!”我的心稍微定了一点。随后认识的其他区县的几个教研员有的说我的课上得不错,有的远远地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回到会场最后一排,不等我问她们,她们就兴奋地说着听课过程中各种愉悦的感受。尽管为了不影响其他人而故意压低了声音,但是她们的兴奋之情还是溢于言表的。这时候,我们的陈主任又发来了祝贺短信。至此,我也放心了,看来这节课反响还是很不错的。接下去的一节课,其实并没能安心听,因为我们还是处于激动亢奋之中。随后许老师进行点评,虽然表扬我的课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但是她所讲的内容就是我们设计课的思路。看来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方向我们把队了。
活动结束回家,又遇到了几个教研员和名师,他们同样表达了赞美之情。这又增加了我们的愉悦。
回家的路上,我们不断说笑,因为我们终于出色完成了这一项艰难的任务。过后,陈老师问我要了这节课的所有资料,说有其他人问她要,她再次表达了对我的课的赞赏,还转达了许老师的赞美之意。
我知道,仅凭我个人的力量绝对是无法达到这个效果的,这节课一定是团队的结晶。通过这么多天艰难的磨课,我们对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记得我们一次次磨课时因没有方向而痛苦不堪时,我曾经坚决地表示:以后再也不愿意接这样的课了。但是不经历风雨就难见彩虹,当我们付出艰辛获得成功时,那种幸福是难以言表的。此时,我还是想说,付出一定是有收获的,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磨砺中,我们都获得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