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我们
(2022-04-08 14:14:27)
进入四月,还没复学,因为疫情还在不断扩散。2020年年初,疫情在全国肆虐,生活被按下暂停键,那时候真的也很难,但仅仅是因为繁琐而又艰巨的抗疫工作。那时候身边没有病例,感觉很安全,所以真的没有太大的担心病毒的心理负担。
2021年暑期,被省教育厅派到新疆支教,因为和南京机场的病例有时空伴随,居家、隔离、黄码等等都经历了,那时候也很麻烦,但是我心里知道,毕竟跟病例接触的概率很小很小,所以即使处于隔离之中,也没有什么恐慌,只是按照制度完成规定动作而已。
而2022年2月到现在,曾经认为的病毒离我们很远这个想法被打破了,因为病例就在周边,这实实在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疫情之下的我们,都在艰难中努力前行。
1.线上教学
2月14日,原本按照课表上课,但是凌晨接到通知,暂缓复学,于是迅速转入线上教学。对于线上教学,其实我们并不陌生,2020年年初时,我们都尝试过,随后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几乎每个双休都会推出名师线上教学课。我们学校也特别重视,每次有线上直播课,都要提前通知,并反复提醒孩子们收看,所以我们的收看情况还是非常好的。理论上这次迅速转入线上教学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事实上还是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无论是2020年疫情期间,还是平时的双休日,父母们大多在家,一是有设备,二是可以陪伴。而这次父母工作照旧,如果家里没有电脑、平板或者多余的手机,孩子在家是无法进行线上教学的。当然,即使有设备,但是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操作上其实还是存在问题的,尤其是低年级小朋友。即使操作上的问题能够解决,但是没有父母陪伴或者监督的小学生,上网课的质量还是令人担忧的。不怪孩子,大人有时候都无法做到完全自觉,何况是小学生呢!所以尽管全部转入线上教学,但是家长焦虑,老师担心,线上教学成为了大多数人经常讨论的也困扰人的话题之一。尽管学校和老师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教学效果肯定不如线下教学好。所以很多家长碰到我经常会问,什么时候能够开学啊?言辞之中充满了对孩子开学的渴望,网络上期盼开学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所以有人调侃,家长对学校的信任程度什么时候最高?那就是因为疫情在家参加线上教学的时候。家长的难处我们能理解,家长的期盼我们也感同身受,但是疫情防控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疫情不控制,开学自然还无法提到议事日程上,在线教学依旧只能在褒贬不一中继续进行。
2.志愿者。
疫情突起,一线抗疫人员工作压力巨大,尽管我们也有线上教学,也是在做抗疫工作,但是如果能走上一线,替其他工作人员分担一些压力,我们极其愿意,也义不容辞。所以政府第一次征集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的时候,我们倾尽全力,除了每天一大早就要收集上报数据的班主任,以及住在望亭镇外不做核酸不许出门的人员,其余住本地的老师、后勤、食堂工作人员都报上了。因为时间紧急,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也很紧,我们根本没办法和本人一一取得联系。只是在群中进行了一下告示。当这些志愿者被派到各社区去后,社区人员联系志愿者的时候,才知道全部是操作手机、输入信息的,而有些人员对这些不大会操作,不得不紧急换人,那时已经是凌晨了,第二天5点左右就要上岗,我们不得不马上落实。半夜三更,要联系人很难,我们主要领导分工合作,逐一确认,一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完成。因为住在望亭的人员实在不够,于是也动用了少量住在外面的人员,为了能出门,为了能够按时赶到志愿服务点,我们有的志愿者凌晨四点半就出门了。第二天我去各个点上看望大家的时候,大家穿着“大白”防护服,带着防护面罩,我根本无法辨认出大家,当我对照表格喊相应志愿者的名字,他们抬头匆忙答应一声又继续埋头工作的时候,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那天老天也似乎跟我们作对,天气出奇寒冷,有的点上核测帐篷没有搭好,大家几乎都是暴露在寒风中,冷得瑟瑟发抖,我也十分怜惜。但是抗疫艰难关头,一时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只能巴望下次核测天气转好。
核酸检测的时候需要志愿者,我们上;登记信息、“扫楼”的时候需要志愿者,我们也上。有的组上志愿者从早上8点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0点多,大家都反应特别辛苦。我们也向组织上进行反应,政府也特别关心,进行了很好的调整。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必须按照课表上直播课,于是我们撤回了大部分志愿者。再后来,教育局考虑到复学的安全性,不允许教师直接从事跟人接触的志愿服务,我们政府也同意了。但是我们还是时不时派出一些暂时没有直播网课的老师们去做一些录入信息等志愿服务。
当抗疫工作有需要,其实我们都非常乐意参加志愿服务,但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所以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像今天在小区做核算扫场所码时,要填在紧急情况下是否愿意做志愿者的时候,我只能填“否”,有些违心,但也是没办法的。
3.家庭情况
疫情期间最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家带宝宝的阿姨回家被管控起来的事情。阿姨带宝宝快一年了,3月27日星期天,按照惯例,她休息。其实,那时候周边疫情蛮严重,我很想提出阿姨不要回家了。但是因为阿姨的女儿28日结婚,尽管不能大规模地办,但是他们商议简单举行个接亲仪式,就两亲家吃个饭,所以我也不好意思提出来。哪知道阿姨26日晚上到家,27日她住的小区就发生疫情,随后小区被封,她女儿没能被接出去结婚,她也出不来。没有阿姨带宝宝的日子,我们家真的乱了。但是也只能先自己应付,好在家中三人都是老师,暂缓开学,在家的时间会多一些。但是对我而言,压力也不轻。平时还有双休日、节假日,但是疫情期间,完全模糊了这个概念,甚至连当天是几号、星期几也不知道了,反正天天要上班,只是时间上比正常上班要宽松一点。但是我们每天要上报各种各样的信息,也要开一些线上会议,还要安排一些常规的、突发的工作。希望早点开学,这样意味着疫情得到了控制,孩子们也能正常学习,老师们也能正常上班,这样一切工作都能走上正轨。
疫情期间,儿子的志愿服务内容挺多的,有上门登记信息、贴告示、电话通知、把医护人员送到核酸检测点等。经常听到儿子和非元和的医护人员在通电话,很多时候医护人员要去的核酸检测点他也不认识,还要全家总动员百度地址。看到儿子和医护人员联系时有礼有节、周到细致,完全没有平时在家里和我们说话时的那种丢三落四、随心所欲,还是蛮欣慰的。在父母眼里,也许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儿媳妇没去做志愿者,因为带宝宝的阿姨不在,宝宝自己带,特殊情况,只能向校领导求助,但是她每天都上网课。
疫情,尽管一直在政府的有力管控之中,但是太多太多的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此起披伏的疫情也让太多太多的人受到了影响。真的期望病毒早日被消灭,疫情阴霾早点消除。春暖花开的三月已经过去,我们期盼桃红柳绿的四月能够一切恢复正常。
后一篇:家风传承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