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93年1月11日,西西里经历了一场彻底改变它的噩梦,一场7.4级的大地震,波及了西西里以及马耳他。这是意大利有史料记载的最强烈的一次地震。更为不幸的是,在墨西拿海峡与奥义尼亚海,地震引发了高达10米的海啸,席卷了西西里东南部的大面积。据记载,共有6万人在地震中丧生。大地震摧毁了西西里的70个城镇,甚至许多城市完全被摧毁,但地动山摇却没有击垮西西里人对于重建家园的希望。
幸运的是,当时西西里的统治者西班牙阿拉贡国王也支持重建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当时的军事防卫。正所谓塞翁失马,西西里的重建恰逢文艺复兴的伟大浪潮,在浓郁的宗教氛围和文艺氛围的相互影响下,众多新的城市就一一展现于西西里东南部地区,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有了巴洛克风格建筑的这片土地。
这地区的城市里,到处都有这样精美雕刻的阳台(2012年于陶尔米纳)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称之为:西西里岛东南部-诺托谷地的晚期巴洛克风格城镇(Late Baroque
Towns of the Val di Noto,South-Eastern Sicily)。
这一片地区共有8座城镇入选,它们是:卡塔尼亚(Catania)、卡尔塔吉罗内(Caltagirone)、卡塔尼亚谷地米利泰洛(Militello
val di Catania)、莫迪卡(Modica)、诺托(Noto)、帕拉佐洛·阿克雷德(Palazzolo
Acreide)、拉古萨(Ragusa),希克利(Scicli)。

它们如同一条珍珠项链一般,点缀在西西里东南部,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其中,旅行者们到访最多的城市,就是卡塔尼亚、诺托、莫迪卡和拉古萨了。
由于震后地形复杂多变,重建工作不得不分成了三种类型:
1、城市移至新址重新建造,按照新的式样重新规划建设。例如诺托Noto和阿沃拉Avola
2、旧址上建造一座新城,在原来的遗址上,按照全新的规划重新建造,但建筑风格保留部分旧时的式样。例如卡塔尼亚Catania
3、旧址上仿造原来的旧城模样建造,例如锡拉库萨Syracuse,但拉古萨Ragusa又有所不同,因地形起伏,原址上不得不将城市分为两部分,老城区按照中世纪时的模样“修旧如旧”,新城重新规划建设。
这次的建设,给西西里带来了建筑业和文化的复兴,也由此诞生了一种名为“西西里巴洛克(SICilian
Baroque)”的建筑风格,许多完全摧毁的城市,经过建筑师巧夺天工的设计,涅槃重生。它们既秉承了巴洛克繁复华丽的传统,也融入了西西里奔放、怪诞的特色,展示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形态和建筑风格。
有一位意大利作家曾这样描述这里:“它们一起出现,那些教堂、修道院、公共或者私人建筑的外墙,在它们的运动里,如海浪一般的摇摆和晃动里,如风中之帆的膨胀和振动里,是对地震本身的辟邪:建筑的摧毁,勇气的惧怕,光明中的黑暗,美丽中的恐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评价这8座城市的——代表了欧洲巴洛克艺术的最后高潮。
那么,到底什么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呢?
“巴洛克(Baroque)”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葡萄牙语中的“Barroco”一词,最初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而在意大利语中,它又有“奇特、古怪、
变形”等意。18世纪时候的欧洲人依然受古典艺术的影响颇深,看不起17世纪时候的文艺复兴,就给了这样一个带有贬义的称号。
巴洛克艺术,是古典主义者在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所兴起的,17世纪时在欧洲盛行。
巴洛克建筑风格,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穿插曲面和椭圆形的空间。建筑风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复,富于变化。
巴勒莫的四角广场

诺托谷地的建筑,就属于晚期的巴洛克风格,作为旅行者,我们不可能将这些城市一一走过,也没有必要,因为城市建筑风格相近,选择其中的几个即可。两次西西里,我共选择了三座城市:
1、旧址新建的卡塔尼亚Catania:这里距离埃特纳火山较近,攀爬火山的旅行者都会从此出发,但整座城市没有什么亮点,并且由于火山灰的缘故,城市中很多建筑都覆盖上了一层灰黑色(2012年我来西西里的时候,曾游览过半天,觉得没有什么太多值得游玩的地方)。

2、新址新建的诺托Noto:这里有据说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激凌Gelato,《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外景地之一,整个城市充满精美的石雕,被世人称为“石头花园”。

3、旧址旧建的莫迪卡Modica:和拉古萨有些近似,城市分为上下两个城区,整个城市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并且它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我去的锡拉库萨和阿格里真托之间,适合作为中转站,但唯一缺点是公共交通不是很方便。

其实在我出发前并不了解重建的这三种风格,这次西西里之行,我选择了诺托和莫迪卡,也纯属误打误撞。事实证明,这两座城市,都各有其特色,你值得来看看。漫步在他们的街头,似乎穿越回了那一历史时期,而西西里人也不愿意接受太多的外来影响,慢节奏的生活中,他们自得其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