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学习和考察反思
(2013-09-04 17:53:51)
标签:
不起片面性代表团高中系统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赴美学习和考察反思
康体鹏
今年暑假,我有幸随合肥市教师代表团赴美学习和考察。本次考察团由教育局陈良生主任带队,培训地点主要在美国缅因州波特兰O-AT-KA学校。在美期间还考察了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地的教育结构。O-AT-KA培训学校位于环境优美的cebago湖边。培训教师由前哥伦布学校校长tong先生、kaolin博士等一批专家学者组成。本次培训结合生物和地理的学科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专业知识等很多方面进行了系统教学。通过学习和体验,老师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深切感受到转变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一、突出综合的教学理念
分科教学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科教学常常导致认识问题的片面性。本次培训,tong先生把生物和地理两门学科综合在一起,结合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知识,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以“鳕鱼”为案例,全面呈现了综合思维的培养方式。这种全新的、以点带面、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方式,给老师们很大的心理震撼,为老师们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榜样。老师们一致认为,这种方式符合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加强了不同学科间内在联系,对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突出实践的教学理念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次培训,Tong先生安排在室内教学的时间不到一半,更多的时间是带我们到真实的地理环境中去观察、思考和采集。例如,结合冰川湖的三种类型,tong先生带我们实地考察oceba、balon、siqiya等多个冰川湖泊,真切的感受三种湖泊的不同特征;生物学家kaolin博士带领我们在营地附近的原始森林进行了一天的实地教学,并采集了大量的生物和岩石标本;chen先生带领我们考察了纽约曼哈顿的城市功能分区;xue先生带领我们考察了美国的不同商业业态以及波士顿的几所高校和高中。在亲身实践中,我们不仅学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联系到国内的高中教学,学生走出课堂的机会太少,亲近自然、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枯燥的课堂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突出探究的教学理念
探究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内在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行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次培训的大部分课程都采用了探究式教学。tong先生一般把我们分成3~5组,先给出一张图片,一块岩石,一片树叶等,然后让老师们提出想要学习的问题,再分组从不同的角度独立进行探究。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实地观察,也可以查阅图书资料,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然后再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各研究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大家做介绍,再相互质疑、提问、讨论。通过这种教学,有效提高了质疑、提问、查询、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分享和讨论还产生新思想,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应该看到,美国的教学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师资非常充裕,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条件优越。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受教育资源的限制,完全学习美国的教学方式还有较大的难度。例如,美国多数班级的学生只有15个学生,师生比例在1:6左右,因此开展分组探究式教学比较方便,但在国内,班额一般较大,组织探究式教学就比较困难。我们还注意到,美国的基础教育依然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不同州市之间,在教学设施、师资配备、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在美国,教学质量最高的是一些私立的贵族学校,但学费高的惊人,一般工薪阶层是承担不起的,这跟国内的基础教育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