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教学回归本源
(2013-09-28 19:57:48)
标签:
同学学期项目全体更多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让地理教学回归本源
康体鹏
从2000年开始,合肥一中就进行了野外地理教学的实践。今年暑假,选修我校巢湖地理实习的学生突破了130人,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此外,合肥六中、科大附中、工大附中,以及外省市的不少学校,也纷纷开始了野外教学的尝试。这说明,地理教学回归本源,到真实的场景中开展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潮流。
知识和见识并不相同。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学到的是知识,行万里路增长的是见识。只有把渊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见识结合起来,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地理知识源于地理环境。教材中的地理知识,是从地理环境中概括出来的规律和原理,但这些规律和原理距离真实的地理环境还有着较大的差别。离开了真实的环境,很多知识理解起来就非常困难,自然也就无法转化成学生的能力。地理知识是基于地理环境而存在的,地理知识的价值也体现在对地理环境的感受、理解和改造上。开展地理野外教学,把知识和场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作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家长和社会的需要。在我做学生的时代,上学是轻松愉快的,但大多数的工作很辛苦,因为那时候科技不发达,很多工作依靠体力完成,社会生产的效率比较低。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多数人上班的时间都在缩短,以前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现在很多岗位都是6小时工作制,工作的强度也在降低,效率大大提高。再看看学生在学校的状态,不仅没有变得轻松,反倒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学校上学成了苦差事。如何给孩子减压放松,同时还能学到知识,成为不少家长的热切期望。因此,带孩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把旅行和学习结合起来,就成了很多父母教育投入的新方式。如果学校能够有计划组织这种学和游相结合的活动,自然受到家长的欢迎。毕竟学校来组织,有专门教师讲解,学生的收获会更大。因此把更多的学生带出课堂、走出学校,到真实的地理环境中开展教学,是给学生减压减负的有效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2012年,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性支出达21984.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突破4%。在发达国家,很多学校都有数目不菲的社会捐助基金用来资助办学,例如美国最好的高中菲利普斯学院的校友基金高达8亿美元。在我国,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大,合肥一中就有一些社会资助的奖学金项目。随着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学校的办学经费持续增加,这为组织更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学期都有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把旅行和学习结合起来,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见识。开展野外地理教学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包括吃、住、行、教学设备等。限于经费的限制,野外地理教学暂时还无法完全做到免费,也无法覆盖全体学生。但随着学校办学经费的继续增长,在野外教学实践的投入一定会越来越多;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有机会体验高质量的野外地理教学实践。
同学们,暑期巢湖地理实习的照片和视频资料在下面的链接内,请自行下载,并请相互转告转发给同学,谢谢
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820963801&uk=335571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