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价的拐点终于来了

(2011-09-02 13:31:26)
标签:

房产

中国

地方政府

房价

分类: 社会经济

房价的拐点终于来了

康体鹏

虽然有很多人为房价托市,有很多人不希望房价下跌,但是房价的拐点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报告称,8月十大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15773/平方米,与7月相比略有下降,降幅为0.41%,为去年9月以来首次下降。

认为房价不会下跌的理由很多,下面几条是似乎很有道理:(1)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导致地价高昂,因此房价不会下跌,地方政府也不会让房价下跌。(2)房地产调控导致开发商拿地减少,因此未来商品房供应紧张,房价必将在未来报复性的上涨。(3)因为缺乏投资渠道,中国富人只能买房子保值增值。(4)中国的高速城市化,对商品房的需求增加。

下面就来对以上理由进行简单分析。

先说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土地财政不能持久。一方面是拆迁征用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卖土地的收益在减少;另一方面卖土地是一次性买卖,很多城市可卖的土地越来越少,甚至到了无地可卖的地步,例如深圳。因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不久就会破产。以北京为例,今年上半年的卖地收入大幅减少的2/3,新增税收都是从开发区新增企业来的。土地财政的波动大,且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必然要进行调整。根据国外的情况,房产税是重要的地方收入来源,政府为了弄钱,征收房产税的可能性很大。有人总认为地方政府会为房价托市,那是因为土地收益很高才那样。现在卖地收益不断减少,地方政府只能想法从其他渠道获取收入,为房价托市的动力只会越来越小。

持续一年多的房地产调控,确实让房地产市场陷入冰冻期,土地流拍时有发生。据此有人就认为,随着开工项目减少,未来房屋供应将大幅减少,房价报复性上涨随时会出现。我觉得供应量的多少,要结合数据来分析供给和需求。目前,单是房地产开工面积就超过40亿平米,商品房面积估计在30亿平米左右。前几年房屋销售面积是多少呢?每年不过大约7亿平米,其中包括大量的投机性需求。因此,不算二手房出售,不算再建保障房,即便从现在开始不再开工任何新项目,仅在建的商品房也够未来5年的市场需求。所以说,市场根本不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

再来看看富人的投资渠道。中国的收入差距很大,富人手握重金无处可投确实是个问题。但是既然是投资,谁都不愿意做亏损的买卖。富人们所以投资房地产是因为买房子可以保值增值,这在过去的几年看确实如此。自从调控以来,房子的价格已经进入盘整期,而物价却在大幅上涨,从这个角度来说,囤房子已经无法保值了。拥有多套房产的富人和投机者,所以现在还不出售房产,是因为还残存希望,认为房价还要涨,认为调控政策会放松。可是一年多了,就是等不来上涨,调控还越来越严厉,可以肯定的说,希望终究会变成失望。股市中有久盘必跌的说法,房市也是如此。现在房价已经高位盘整了一年多了,一旦拐点出现,抛盘必然喷薄而出,房价深幅调整将不可避免。

最后再来说说中国的城市化。过去的30年,中国城市人口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预计这个过程还将持续30年。如果按照1%来计算,每年城市新增人口大约1300万人,按照每人40平米的住房需求,一年的新增需求在5亿平米左右。考虑到中国城市化很多是城市扩大后,城郊失地农民转为市民产生的,这些失地农民的住房都要由保障房安置,因此城市化带来的新增商品房需求不会超过4亿平米/年。很显然,就算加上市民的改善型住房需求,在未来5年,绝对不会出现商品房供应短缺。

俗话说,买涨不买跌,卖跌不卖涨。现在十大城市的房价拐点已经出现了,房价进入下降通道已是必然趋势。一叶落知天下秋——当下正是投资者(含投机者)卖出房产的最佳时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