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安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简要评析

(2010-06-08 14:45: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2010年安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简要评析

刚才在网上看到了文综试卷,新浪网上的少了一页,在腾讯网上找到了全版的。总体的感觉难度不大,环境和区域发展类试题比重大,安徽地方特色明显。

2324题是到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等于是送分的题目。25题涉及到地质部分的内容,这应该是多年没有见到的了,也是送分的。26题,又是生态方面的,没有新意。27题涉及到季风和洋流,有些难度,很多学生可能不知道澳大利亚北部也是季风区域,7月份盛行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转成西南风;此时该区域的洋流也是季风洋流,所以顺风顺水。28题再次是生态类试题,不过澳大利亚西部开采会不会引起荒漠化,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里全年的风不大,和我国西北不同,应该不会导致荒漠化。29题考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方位的,也算是常规类的试题了,但对多数学生来说有难度有区分度。第30题,是气候方面的,难度不大。3132题处理的不太好,直接看31题不好作答,题干信息不太充分,教材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如果来源是北美西岸海底火山运动,那为什么日本东部海底没有?32题答案BC项,个人理解应该是包含关系。

33题是关于安徽和沿海之间产业转移、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相互关系的。该题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结合在一起来考察区域发展类问题,有高度有难度。近些年地理试题中有关区域发展类问题比例不断提高,而且学生失分很多,可能与教学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有关。

34题以黄河三角洲为背景,考察的主要内容是黄土高原和黄河三角洲之间的关系,以及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和农业发展。这类题目本不深奥,但是学生得分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答案设定的太死板,评分细则设置的不灵活。文综区分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问答题的评分问题。在阅卷任务紧迫、阅卷老师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从对考生负责的角度来说,地理问答题的设置要慎之又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