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经济 |
从“诱奸门”说起
“艾滋女”事件刚刚平息,“诱奸门”又被炒的热火朝天。近来,天涯论坛有人发了一篇很色情的帖子声称,合肥某中学英语女教师孔某先后在8年时间里诱奸了900名学生,在网上引起一阵哗然,各大论坛竞相转载。其实稍微有点脑子的网民都知道,这一定是恶搞,没理由相信,不值得去反驳。但热炒的事实却反映了不少人的心态,值得深思。
网络、论坛、博客等新兴媒体的出现碾平了信息的鸿沟,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布及时发生的信息,这当然是好事,大大促进了舆论的公平,也能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但与此相伴的是,在发泄私愤、造谣中伤、吸引眼球、操纵舆论等不良动机之下,大量的虚假新闻、色情信息、恶搞故事充斥网络,把本应健康的网络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做人有情操,做事要讲道德。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源,还浪费了网民们宝贵的上网时间。因为发布虚假信息,几乎不需要付出责任,久而久之,网民竞相效仿,最终导致网络环境每况愈下,严重的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的认知。道德风尚对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每位网民在享受网络发帖权利的时候,一定要遵守基本的道德底线,共同来维护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如果发布虚假信息可以给发帖者带来利益而不受到惩罚,那么虚假新闻满天飞就不难理解。前一段时间的股市暴涨暴跌就与散步虚假消息有密切关联。先是有人借发改委的名义发布房产税三年不会征收的消息,第二天又有新闻称房产税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然后利用这些消息便可在股票市场上轻松获利。发虚假消息本不奇怪,奇怪的是没有人为此负责、没有人去制止。试想,在一个没有规则约束的市场之下,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一定司空见惯,最终受害的必然是广大善良的消费者。网络环境也是一样,没有规范和约束,必将对广大网民的利益带来伤害,而网络信息的规范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维护。希望政府能够切实负起责任,严惩虚假信息发布者,还广大网民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