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浙南、闽北廊桥2
标签:
廊桥霍童古镇仙居桥徐岙底村状元故里 |
徐岙底村是一条在大山深处隐藏的很好的小山村,我们按照指引已经来到路口的停车场,但仍费了点儿周折才找到进村的小路。“岙”字读“ao”,望字生意,就是天底下、群山间的一小块平地的意思。要按我的标准的话,山间小平地都算不上,最多就是一条小山谷。沿着石板小路往山谷深处的小村落走去,乳白的云雾在两侧山峦和树林间蒸腾,山林深处吹来的风带着雨水的潮气和植物枝叶的芳香。这是一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竹林再屋后摇曳,绿色的藤曼爬上了人家的屋檐,花儿透过窗户和残垣对你露出笑脸……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也简单、纯粹。
我们就这样再浙南的群山里穿行,走走停停。一路上经过许多的小村落和廊桥,多的你无法记住她们的名字。但是仙居桥则必须要记住。这座位于仙居村横跨仙居溪的木拱廊桥,始建于明景泰四年,曾多次毁于洪水,又多次重建,现桥为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为浙南和闽北地区跨度最大的木拱桥,因是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考察并录入其编写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中的四座浙南廊桥之一。与其他廊桥的命运一样,自从旁边的公路桥通车后,往来的车辆、行人都转行更宽阔、平直和更不容易被冲毁的钢筋混凝土新桥。桥上一群回家的山羊迎面看见我们,腼腆地停下蹄步,好奇地望着我们两位不速之客。我们的车子渐行渐远,仙居桥依旧默默地守候在群山之间,看着那个属于她地时代渐渐远去……
这些深藏在山林间的廊桥,本地人叫:“风雨桥”,或“蜈蚣桥”,非常简单、形象。虽然现在看起来位置大豆非常偏僻,但在没有公路之前,刘宅桥是泰顺来往福鼎的必由之路;至于仙居桥,则位于著名古道"温州大路"泰顺至仙居的官道上,相传宋代温州府首位状元泰顺人徐奭曾经此路赴京赶考,又称“状元岭古道”。沿途的这些廊桥不单能让行人跨越水障,也能让过往商旅能有歇脚和躲避风雨的处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