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城市的友好,更要历史的尊严
(2012-02-23 15:28:56)
标签:
河源启一郎河村隆之武汉警方名古屋南京大屠杀杂谈 |
分类: 评事街 |
近日有两个日本人引起了中国人的广泛关注,成了热点事件中的热点人物。这两个人一个叫河源启一郎、一个叫河村隆之。一个是骑车周游世界的日本青年,一个是日本名古屋市的市长。一个在武汉遭遇了司空见惯的失窃,受到当地民众非常友好的关注,很快就解决了困难重新上路;一个在名古屋面对来访的南京市政府代表团大放厥词,公然否认清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挑战中国人民的情感底线,遭到了中国官方和民间持续地、强烈地谴责和抗议。
按时间顺序,先来说说河源启一郎遭遇的事情:这个骑自行车已经游历了10多个国家的小伙子来到了武汉。某天晚上,把车停在停车场就和朋友聚会去了。可能是聚会太高兴了出来迟了,看车人到点下班了,而他那辆座驾也被偷了。说实话,自行车失窃在中国随便哪个城市都是司空见惯,司空见惯到失主如果没有保险都懒得报警了,即便是报了警也没有警察会为了你的一辆失窃自行车去立案侦查。然而,好运气叫河源启一郎撞上了:小伙子去报了案,说自己的车价值17000多元,于是警方居然立案了;又有人把他失窃自行车的事情发上了微博,很快就有了超过5万条的转发和评论,成了网络热点;再后来有个花了1000元在旧车市场买到这辆车的武汉人觉得它就是微博上全市都在寻找的车,于是主动联系了警方;然后警方也就很迅速地把车送还给了河源启一郎。这个过程从一郎报警到警方还车仅仅用了3天。一郎骑着失而复得的自行车继续他的行程,却把无限的羡慕和感叹留给了帮他寻车的中国民众。
难道不值得羡慕吗?别说武汉、全中国丢车的人多了去了,有多少能在72个小时之内重新找回的?别说偷车案了,无数人家连孩子都被人贩子偷了、拐了也还没破案。一郎的遭遇难道不值得所有失窃过自行车的人羡慕吗?然而羡慕之余我也有感叹。我首先要问:这车究竟是警察找回来的还是微博找回来的呢?我看是后者,因为警方也承认那么快破案是因为“民众广泛参与”;紧接着我还要追问:警方破案了吗?既然按失窃车的价格刑事立案了,那么,偷车嫌犯抓住了吗?赃车销售链条斩断了吗?悬挂在这根链条上的无数武汉市民失窃的自行车交还了吗?你们在市民的“广泛参与”下摆平了一郎,可被偷自行车的何止千郎万郎,你们该怎么办?一郎报案就成了特别关照的VIP,普通民众报案多半没了“VI”,只剩下个“P”,怎么能让民众产生幸福和尊严呢?
再说河村隆之。他担任市长的名古屋市与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已经长达34年了。作为极右翼人士,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否认侵华日军的罪行,此番竟然在接待南京市政府友好代表团的公开场合否认有过“南京大屠杀”。抛开最基本的外交礼仪不论,这个无礼的政客再一次用他的无耻公然挑衅南京市民和中国人民的情感。而在遭到中国官方和民众的谴责和抗议之后,仍然毫无收敛,强硬地表示既不会道歉也不会收回说过的话。所以,截至今天,我们的抗议仍在继续。
河源启一郎和河村隆之,原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和两件不相干的事,把它们放在一起评论,是基于它们都关乎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和尊严。为一郎寻车转发了五六万条微博的武汉市民是重情重义的,最起码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骑车周游世界、且在武汉做过义工的日本人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丢了车,人家骑行了10多个国家都没丢车而在“我们这儿”被偷了,岂不是事关这座城市的脸面和尊严么,所以尽管我们自己还有成千上万辆的失窃车没有找回,还有很多的不满没处发泄,也要转发或者转告一下,帮帮一郎。同理,河村隆之市长罔顾友好城市的情感,用狂悖的言论否认国际社会早已公认的铁证事实,既严重地伤害到我们的情感、也极大地损害和侮辱了中国人的尊严。这不仅仅是他对历史认知的浅薄、更是他对历史严肃性和历史尊严的践踏。
所以,对这样一个无视公理和正义、丧失人性最基本价值的无良政客,我们的回击是必须的。只有迅速地回击,才是对人类良知和自身尊严最应有、也是最有效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