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个人都当做“VIP” (零距离读报)
(2012-02-27 16:47:01)
标签:
河源启一郎武汉自行车vip杂谈 |
分类: 零距离读报 |
如果哪一天你从超市出来,突然大叫一声:我的车被偷了!恐怕会被路人觉得你是大惊小怪;如果你就此去派出所报案并要求警察叔叔很快帮你找回来,恐怕会被人认为你脑子不大正常。是的,偷自行车在中国的各个城市是如此地司空见惯,以至于民众都几乎把自行车失窃当作正常现象了。而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有一个日本人以他的经历告诉了我们:这不正常。
这个日本人名叫河源启一郎,是一个是骑自行车周游世界的日本青年,已经骑车游历了10多个国家。不久前,一郎来到了武汉,也像无数武汉市民的遭遇一样,车子被偷了。据媒体报道,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某天晚上,一郎把车停在停车场就和朋友聚会去了。可能是聚会太高兴了出来迟了,看车人到点下班了,而他那辆座驾也被偷了。
这原本是一件挺倒霉的事情,可是好运气偏偏叫他给撞上了:一郎去派出所报了案,说自己的车价值17000多元,于是警方居然给立案了;接着又有人把他失窃自行车的事情发上了微博,居然就有了超过5万条的转发和评论,很快成了网络热点事件了;再后来,有个花了1000元在旧车市场买到这辆车的武汉人发现它就是微博上全市都在寻找的车,居然主动联系了警方;然后警方也就顺理成章地把车送还给了一郎,这事儿居然就“破案”了。这个过程从一郎报案到警方还车仅仅用了3天。72个小时,所谓的“黄金救援时间”,居然就把一辆失窃自行车从地跨三镇、人海茫茫的大武汉里给捞回来了!
日本人河源启一郎骑着他失而复得的爱车继续周游列国去了,却把无限的羡慕和感叹留给了帮他寻车的中国人。
难道不值得羡慕吗?哪个丢车人有这么幸运的?别说武汉、全中国丢车的人多了去了,有多少能重新找回来的?别说小小的偷车案了,无数人家连孩子都被人贩子偷了拐了,都再也找不回来了。一郎的遭遇难道不值得我们羡慕吗?然而羡慕之余我也有一些的惆怅和感叹。
我首先要问:这辆车究竟是警察找回来的还是微博找回来的呢?我看是后者,因为警方也承认那么快找到是因为有了民众的广泛参与和宣传。那就是说,如果没有微博,警察未必就能找回车、至少不会那么快就找回来;紧接着我还要追问:警方既然据其车价进行刑事立案了,那就应该把这案子给破了啊!难道车子被人家送回来了此案就撤销了、不再追究了?一郎的事情摆平了,还有千郎万郎被偷的车子怎么办呢?就不管了?既然这辆车是从旧车市场买回来的赃车,那说明销赃、售赃、购赃这个地下链条是存在的嘛,难道不应该借着此事抓住偷车的嫌犯、打断赃车销售链条,向武汉市民发还被偷盗车辆吗?面对那么多的丢车人,总不能用一句“案值较低不能立案”就打发了吧?为什么一郎报案就成了受特别关照的VIP,而普通民众报案就没了“VI”,只剩下个“P”呢?!
所以,把普通民众当VIP还是P,这是政府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就像丢车这个原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由于一个典型事件,却让我们换了一种角度甚至是心态来重新审视。原来,有很多并非“切肤之痛”的小事(比如自行车失窃)也紧紧维系着人的情感、幸福和尊严。
以这件事情为例,撇开其实没有多大作为的警方不论,我以为武汉市民是重情重义的,他们为一郎寻车转发了五六万条微博,造了一个很大的声势;特别是那个也许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买了赃车又主动送还的哥们也是重情重义的,他至少给了河源启一郎一个喜剧性的结尾。我想,武汉民众是不愿意看到一个骑车周游世界、且在武汉做过义工的日本人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丢了车,人家骑行了10多个国家都没丢车而在“我们这儿”被偷了,岂不是事关我们这座城市的脸面和尊严么,所以尽管我们自己还有成千上万辆的失窃车没有找回,还有很多的不舒服没处发泄,也要转发或者转告一下,帮帮一郎。
也正因为如此,送走了一郎,我们必须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面临的难题、困顿和痛苦。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应该认真找回已经丢失很久、已经丢失到司空见惯麻木不仁的东西,比如人性中最基本的情感和尊严。
(2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