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绩效工资”推着民办校涨价吗?
(2010-01-06 15:15:55)
标签:
民办学校涨价择校收费绩效工资教育 |
分类: 评事街 |
按理说,民办学校也是依法办学,其涨价只要符合法定程序、得到批准,似乎也没啥可叫屈的--嫌贵?你可以不来啊!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问一句:涨价?给个理由先!
此说有理,但却是歪理。因为按照这种说法,似乎只有涨价才能使得民办校继续办下去,否则必然跑了老师、垮了学校。那么,原本就应该是民办校核心竞争力的体制、机制等优势呢?难道毫无作用?民办校的投资方能不能在公办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时代背景下加大办学的投入、以保障其教师享有与公办校教师同等的薪酬待遇呢?难道“老板们”已经无钱可投?如果说民办校的教师队伍已经相当精干,而他们又实实在在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是不是意味着该校接受择校生太多了?
说白了,民办学校之所以敢于祭出涨价法宝且有可能所向披靡,所恃者,生源也,总是有那么多人抱着钱往里冲。说深点,它们之所以有那么丰富的生源,实际上还是与民办校的前世今生撇不清干系,所仗者,背后公办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恰恰是由于公办校初高中剥离、名校办民校、名校变民校等历史发展的轨迹和模式,由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由于挥之不去的全员择校热,才铸成了民校(名民校)的涨价呐喊。
也因此,我们恐很难一味批评民校“或许”成为现实的涨价。当务之急还是必须持之以恒地均衡教育资源、特别是精心打造义务教育段的公办学校。此外,我看也应该研究制定妥善的民办学校退出机制,真正不靠涨价办不下去的学校也可以考虑退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