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不想要“高考状元”
(2009-06-05 12:28:58)
标签:
高考状元媒体港校升学率择校教育 |
分类: 评事街 |
抓“状元”由来已久。年年高考出分之日,就是媒体抓“状元”之时。此风起于何年何地何家媒体,已经无从稽考。然而,中学争“状元”、大学抢“状元”、媒体炒“状元”、商家用“状元”乃至社会庆“状元”却年复一年、乐此不疲。用最最最媚俗的一句烂话来说就是:“高考状元”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只是,别把责任都推到媒体啊,我们谋生亦不易呢。白热化的竞争、严酷的考核和不能漏稿的责任纠结在一起,谁敢怠慢?就算各家都坐下来签一个不写“状元”的协议,也难保哪家临时毁约捞个独家报道,那至少第二天早晨的报摊上有“状元”大头像的报纸会受到很多个五毛钱的追捧。其实教育记者抓“状元”的辛苦很少人知道,那是苦苦等、细细辨、急急追、快快写,经常弄到午夜回不了家。图啥?不就图个第二天你有我有全都有嘛!
当然,媒体应有社会责任感,当一件事情由于媒体的传播和炒作影响到社会的价值判断时,媒体应该也必须加以甄别、解读,还原其本来面目,这就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吧。我们在2003年的“状元之争”、2008年的“08江苏高考无状元”等报道中,都对所谓的“高考状元”和炒作“状元”提出质疑、分析和判断,说明我们在这件事情上还是保持了无奈中的清醒。
从本质上说,媒体自身并不需要“高考状元”。尽管报道上的力度和分寸不同,各家媒体对此也顶多是“三分钟热度”,写完了拉到。而媒体为百万读者抓“状元”、甚至炒“状元”的背后,是社会上真正需要“状元”、并且通过对“状元”的大范围宣传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单位和人们。
无疑,学校首当其冲。中学太需要“高考状元”了,因为他们能给母校带来荣誉、美誉和信誉,集此“三誉”于一身的中学还愁什么呢?至少择校生会因此涌来。倘若恰恰是一所因高强度应试教育备受非议的中学有幸出了一个“状元”,那肯定是一俊遮百丑,谈笑间,批评灰飞烟灭。此外,高校、当然是名校也需要“状元”,这连标榜英式教育的港校也只能入乡随俗,它们自主招生时的不拘一格选人才变成了列入计划后的抢“状元”旋风,一时间吹得内地一流名校都有点摇摇晃晃。
还有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也热盼“高考状元”,因为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状元”无疑是高考升学率王冠上的宝石,足以辉耀其“政绩”。至于商家打造的“状元经济”,那更是五花八门,年年都能狠狠地赚一票银子。有趣的是,家庭和考生本人对“状元”这个结果却鲜有企盼:从来没听说过哪个考生的父母要儿女“考个状元给老子看看”;而“状元”本人在被媒体采访时也往往觉得偶然或意外。
偶然。意外。这恐怕恰恰是所谓“状元”并不值得炒作的自然原因。
附:江苏08高考无状元(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778ee01009t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