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08高考教育 |
分类: 评事街 |
高考会考“地震”吗?
写下这句话,我自己都笑了。
2003年非典肆虐。临近高考时,就有“专家”在媒体“提醒”考生:注意非典的内容,高考可能会考到。因甚感此言荒唐,我曾在当年的5月27号写下一篇时评,题目就是《高考会考非典吗》。
结果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所以,当今年又有“资深教师”警示高考考生复习地震内容时,我也只是一哂而已,连议论的激情都没有。殊不料,周围居然不断有考生家长提出这个问题,一些媒体也津津有味地拿此议说事。方觉已然四五年过去,再对今天的家长考生饶舌一番亦无不可--因为他们中有人拿它当真了。
这不能责怪面临高考、精神高度紧张的考生和家长们。据说,自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已经有学校的各学科老师紧急行动起来,从各自的学科梳理出与地震有关的内容,供考生应急,以防高考中会出现相关试题。例如语文、历史、政治诸学科整理出现实的、历史的地震及其应对措施、年代、典籍,包括如何写地震主题的作文;而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则分别集纳与之相关的气候、板块、应力、防疫等知识点,包括鸡飞狗跳、蟾蜍过街等异常现象举例,不一而足。
突然在考生和考生家长们面前端出这么一大锅夹生饭,还要叫人家吞下去,人家能不紧张吗?
还不仅仅是“考地震”。一段日子以来,各地高考的“名校模拟卷”满天飞,各路“专家”、“名师”上阵猜题、点拨、助考、引路,拉着考生做最后的“冲刺”,煞是热闹。我感觉好像有无数人拿出无数资讯为考生“填鸭”,恨不能在试卷上杜绝任何盲点。我不知道会有多少考生挤出时间来拿着放大镜去研读那些被称为“宝典”或“精华”的模拟卷,如果有人看的话,他们一定会很倦很累。
由此想到一则外国笑话:一位军官去视察部队,看到树干上、墙壁上、门板上到处都是标靶,且枪枪命中靶心。军官大喜:这些是谁打的?部下回答:都是汤姆打的。于是汤姆被叫到了军官面前,问他如何练出如此精准的枪法。汤姆说:报告长官,我就是随手打,然后将靶纸的中心对准弹孔贴上去就准了。
在当前这个熟透了的应试教育模式里,出现在高考前的大地震就好比上述故事里的一个“弹孔”。熟稔应试套路的高手们自然会围上去画圆圈、贴靶纸,因为他们太希望看到光鲜的十环了。可是,即使我们的考生全都打出了“汤姆的十环”,那也真是太悲哀了。
想到这里,我又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