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2013-03-25 12:30:03)
标签:

转载

分类: 重点推荐
人对自然的认识都是有限的,只能无限接近自然,因此,还是要对自然心存敬畏。

    今晚的第二部TED演讲视频我反复看了多遍,逐字逐句把握中英文的细节,一边看一边思考一边激动,可以说是这些年看过的TED视频中最让我震撼的一部。演讲者平铺直叙地,语气平和地传递着他的观点,可无论是现场的观众,还是电脑前的我,都屏住呼吸,在垫付彻底固有思维的智慧面前呆若木鸡。缓过神来,赶忙重看视频,截图,写博客,记录自己的点滴心得,久违的愤悱感觉在胸中荡漾。

    演讲者Allan Savory是津巴布韦的一位生态学家,同时还是一位农场主和护林员。他专注草场生态系统退化的研究,他早期的观点认为,草场上放养的牲口和野生动物是导致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他曾经向政府提出建议,减少大象的数量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政府请来美国的专家对他的政策建议进行评估,结果专家和政府都接受了这项建议,之后政府采取行动,干掉了4万头大象,但这并没有换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或者稳定,而是持续的恶化。此后他来到美国,考察了国家公园,发现即便国家公园在70年内没有大型食草类动物活动的痕迹,但是生态系统仍然恶化,草场死亡,土壤沙化。与美国的生态学家分析原因,大家的结论无非归结为干旱等自然因素。

    这些问题引发他的反思,通过大量观察和生态学分析,他发现,草原生态系统孕育了大量的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又维系了食肉动物的生存,植物和动物构成的生态链存续至今必有其合理之处。在演讲中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类若想阻止荒漠化的蔓延,有且只有一条途径,就是进行放牧。动物的践踏、粪便和迁徙能够有效地保持草场的活力,反之,一个没有食草动物迁徙的草场会逐渐退化为死亡的荒漠。因此,治理荒漠化,不仅不能禁牧,而且应该敞开放牧,甚至提高载畜量,通过合理的手段让生态系统循环起来。由此,他提出了holistic management(整体管理)的生态哲学和实践操作准则。

    非生态学专业出身,难以充分表达holistic management的内涵,希望国内的生态学家能够引入holistic management的实践操作准则,运用于内蒙、西北的荒漠化治理。2008年前往内蒙阿拉善地区调查,当地治沙的主要办法就是退牧还草,改游牧为定局。退牧还草的效果在短短两三年内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从蒙古族的一位学者口中听到了对这些政策的不同看法,他说祖辈人坚持游牧,一方面对牲口有好处,另一方面对草场也有好处,一个没有牲口的草场,草也是长不好的。草原民族历经数千年生产实践形成的经验直到最近才被创建不过百年的生态学理论所认识。只不过,知识精英凭借并不完全的理论去改造世界,忽视了真是的经验,内蒙和西北的荒漠化防治政策是否应该反思?

    人类应该更多地向历史深处挖掘理论源泉,重视经过自然和人类历史长期检验过的经验,避免致命的自负。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上图的荒漠化土地的原貌,下图是经过整体管理干预后的地貌。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转载]天行有常——改造我们的自然世界观
上图展现了全球荒漠带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纬20度,属副热带高压带气候,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地处其中。若不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带来暖湿气流,中国恐怕将更加干旱。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