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劳动者之歌:亲历大水牛农园

(2012-05-08 23:56:43)
标签:

转载

分类: 常州大水牛市民农园
想起了小毛驴的09年。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这里我们祝所有的观众朋友节日快乐。从今天开始,《生活连线》推出“劳动者之歌”,记者将深入基层一线,蹲点劳动,听取民声,了解民生民情。今天播出第一篇:亲历大水牛农园。

记者:师傅,那我今天体验什么呢?    

农场工作人员 老杨:看你长这么白,要不去地里点玉米吧。    

记者:我今天干嘛?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看你长得这么结实,跟我一起喂猪吧。    

记者:好吧,走!

记者:师傅,这个猪怎么这么黑啊?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这是咱们常州的焦溪二花脸,这是一种品种,是当地的一种土猪,它的肉质比较好,生产周期比较长。      

记者:它自己会喝水?好聪明呀!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对呀,猪很聪明的。    

记者:这是全自动的饮水装置哦?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是啊。过会儿给它添点水,像这个猪它够不到上面,要在盆里舔一点水。                   

记者:喝水啦,小猪们!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可以了!水添多了。……因为水太多了,猪会把盆拱起来,水就会流出去    

记者:杨师傅,这个猪怎么一直在拱地啊,里面有东西吃吗?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对,因为这是发酵床嘛,里面有很多微生物,而且猪的习性就是比较喜欢拱东西嘛,拱完之后,实在没事干,它还会在里面睡觉。

记者:哎呀,这些小鸡好可爱啊!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这不是小鸡,是鹅。    

记者:过来吃饭,过来吃饭。    

记者:我觉得它们有点儿怕我。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你让那个老师傅喂,因为他是我们专门喂鸭和鹅的老师傅,他去喂它们就不怕了。

记者:它们还怕生人哪?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对。    

农场工作人员:你不要怕它,喏,它也不怕你。它不跑了,丢菜好了。    

记者:稍微留点距离。    

记者:我们现在去哪?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去把田螺放到小车上面,往水渠里撒    

记者:给谁吃?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给鸭鹅      

记者:这两袋田螺大概有多少斤啊?    

农场工作人员:一百多斤吧    

记者:一百多斤呢,比我人还重呢。         

记者:直接倒进去啦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不能,这个要用手撒。    

记者:为什么,一盆倒进去多省事呀。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那样以后就麻烦了,就会一大块据在这,别的地方就没有,要撒地均匀。        

记者:又一盆完事了,接着接着撒,还有吧。    

摄像 华伟:现在怎么样?    

记者太费力了,我已经吃不消了,所以说做农民伯伯不容易啊。    

农场工作人员 小杨:没办法,做农民就是要这个样子,    

农场工作人员:对,做农业不能怕苦,怕苦就做不了农业,    

记者:像你们学习!

 

           你喂猪  我种菜

正当朱晓丹与家畜们打得火热的时候,记者史莲寅正扛着锄头准备除草呢,一起去看看她的体验情况吧。

分配完任务后,记者小史就跟着农场的工作人员一起去地里了。瞧,这几个正在除草的阿姨,就是今天要教小史种玉米的能手。因为还有除草的活没做完,小史也来帮个忙。

记者 史莲寅:我看你这么轻松,我做起来怎么就这么累呢。

阿姨们看小史实在没有除草天赋,为了不耽误种玉米的时间,就先去仓库领玉米种子。

记者 史莲寅:今天农场的工作人员分配给我的任务是种玉米,我现在已经拿到了玉米种子,接下来就跟着阿姨们一起去种玉米吧。

农场工作人员 老杨:先把袋口剪开,然后再倒玉米种子。先要浇水,浇了水然后放种子

记者:要放几粒啊?    

农场工作人员 老杨:三四粒。    

记者:这个也能放吗?    

农场工作人员 老杨:浇水了的都能放。    

记者 老杨:那我放四粒吧,我怕我种的出不出来。

记者:阿姨我种的还好吗?    

农场工作人员 老杨:好,好的,    

记者:我这是在求表扬呢。

农场工作人员 老杨:这边的活干的差不多了,咱们去割生菜吧。    

记者:好的好的。

工作人员告诉小史,气温升高,生菜长得特别快,如果不及时采摘,变老后就没人要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记者:这可是我一天的劳动成果哦,满满一筐的生菜。

记者:我先是种玉米,种完玉米之后割生菜,你刚才做了什麽啊?    

朱晓丹:我喂了猪的水。我刚才给猪喂水了,不是喂了猪的水,还去看了小鸭小鹅和小鸡,    

史莲寅:你那么多好玩的,怎么不带我啊,    

朱晓丹:你看我的手。

记者感言:我刚刚也跟阿姨们交谈,他们的孩子也二三十岁了,但从来都没有下过地,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可能真的很少去真正体会到他们的那种辛苦,    

朱晓丹:来了以后一开始还不错,到后来真的是累的不行。不管是小鸡小鸭,还是小猪,每一只动物,农民们都是在很细心地培养,把它们培养大,然后送到我们餐桌上,很美味。但是在背后是凝结着他们的每一滴汗水,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粮食,不要浪费吧。    

史莲寅:就是有一种,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感觉。 

晓丹和史莲寅都是80后,在家都是父母的宝贝疙瘩,属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家伙,别看平时采访挺老练,可一下乡劳动就露馅啦。明天的劳动者之歌会是哪位记者下乡体验呢?他又会有哪些体验感悟呢?请您明天同一时间,锁定生活连线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