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旷馥斋】丁林评诗(3)|| 《豹》 / 里尔克

(2017-04-17 09:57:44)
标签:

林馥娜博客

丁林评诗

诗歌

诗论

文化

分类: 丁林评诗
【旷馥斋】丁林评诗(3)|| <wbr>《豹》 <wbr>/ <wbr>里尔克

旷馥斋丁林评诗(3|| 《豹》 / 里尔克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杆

缠得这么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冯至 译)

 

 

丁林点评:

 

  这首诗被称为作者的“咏物诗”的代表作而广为流传。它不但用寥寥数语让人身临其境般地体会到豹的困境(说不定他因为写了这首诗而成为了动物保护协会的祖师爷),也把自己的经历融入其中,可大可小,让不同的人能看出不同的内涵。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交代了豹的生存环境。作者通过夸大的描写来给予读者更深的震撼和想象空间:一只豹“眼神疲倦”到“什么都无法收留”,已经完全写出了这个小小空间对豹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铁栏杆的外面正是宇宙,而“没有宇宙”则是豹的困境——它没有办法离开这个牢笼。即使宇宙就在栏杆后面,可是对他来说,存在与不存在无异。

前面四句是环境描写,中间四句则是写了豹在栏杆后生存的现状。作者连用“强韧”,“柔软”和“极小”,“伟大”这两组相反的形容词,用于还原豹的本性,和描写牢笼带给它的改变。它虽变得不如原来那般威风凛凛,“力之舞”一词表明它仍然心念它往日驰骋原野的雄风。它的脚步虽然变得柔软,可是仍然不停地漫步,结合“力之舞”,暗示了它对自由的向往——而这向往,正是它那因被囚禁而晕眩的“伟大的意志”。

  最后的四句则是从侧面描写了豹的内心,可悲的是同时也是宣判了豹的“死刑”。它对外界的事物仍然敏锐,眼帘撩起的瞬间就做好了准备——可是什么都不会发生,它什么都不能做,因而一切都“化为乌有”了。这四句写的非常紧凑,一下子引起了读者的紧张感,进而转化为失落,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许多人认为,作者里尔克写这首诗是表达了他自己对现状的苦闷。这首诗写于1903年,此时作者初到巴黎,受到不熟悉的大城市和疾病的困扰(来源于百科)。这首诗中描写的豹,正是巴黎动物园中的豹。作者或许是从豹的困境中看到了自己的困境,因而产生共鸣写出了这首诗。


诗评者简介:

丁林,90后,生于广州,求学于国外。作品发表于《作品》《六盘山》《草根诗刊》《丹荔》《惠阳文艺》等刊。


旷馥斋公微:kfz6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