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力来自哪里?

(2011-04-22 16:58:01)
标签:

创新力

清华大学

钱颖一

教育

分类: 游记杂谈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至今为止是以大取胜,我们的教育特点与我们目前的竞争优势有直接关联,我们的学习能力强,对已有知识掌握快,不仅如此我们还善于模仿并加以改进,而且有执行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成为从开放中受益最大的国家,正是开放把新的知识传播过来,我们得以比其他任何人更快的速度学会别人的发明和技术,再加上我们的改进,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

    但是,我们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并不能抵消我们在另一些方面的弱势,我们的弱点也十分明显。我们教育方法中靠认真刻苦、时间投入、死记硬背、大量作题、反复练习,可以让考试成绩优异,让钢琴演奏熟练,让生产成本降低,但是这些都不能替代创新和创造。我们承认我们仍然大而不强,那么强从哪里来?从创造性中来,人的创造性就与教育有直接关联,有人会说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也许,但是不应忘记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却可以把原始的创造性扼杀或者毁灭,我们一直认为到学校就是学知识,教育者职责就是传授知识,这种理念本身可能就是问题。创造性从哪里来?我认为有三个基本元素: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它们都不是指知识本身,都是超越知识本身的。

    首先是好奇心,几年前有几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来到清华与学生座谈,当问起什么是科学家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都没有选择勤奋、努力、数学基础,而是不约而同的都说到好奇心。正是牛顿对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好奇才有了发明,好奇心是推动人类发现的原始动力。

    第二是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局限于我们已经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盖整个世界,包括那些将会知道和理解的。”正是爱因斯坦本人的想象力,也正是乔布斯的想象力,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改变了我们的商业模式。

    第三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不是对一切命题的否定,而是用分析性、创造性、建设性的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新解释做出新判断。

    这三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的,好奇心是驱动力推动我们去探寻,依靠想象力我们拓展思维空间,使探寻超越现实的局限,而批判性思维让我们批判已有知识,让我们寻找新的更好的答案。我们传统教育文化是考试文化,在这个文化中这三条不仅是缺乏的而且被认为是有害的。本来人的本性中有这三方面的潜能,但是我们的教育文化把他们扼杀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一问题与具体学科无关,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应用的都是一样的,创新源于好奇心,创新源于想象力,创新源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果一个人即使学会了人类的全部知识,但若没有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也只能是有知识的,但不可能是有创造能力的人,同样一个国家教育只是致力于灌输知识而不注重于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个国家就很难进入引领世界的地位。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创新力来自哪里?

钱颖一,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1961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77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专业,1981年本科(提前)毕业,1982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学美国。198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大学执教。1990年至1999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9年至2001年任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2001年至今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2006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相关博文:

上海学生考高分是中国教育的失败(转载)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普通人                      戏谑一下:如果我是教育部部长

美国的大人物在2009年大学毕业典礼上(组图)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组图)

中美大学生失业率对比                        疯狂的高考,疯狂的就业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离快乐有多远?(组图)                     

磨砺教育之一:“富爸爸”重金送儿出国吃苦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磨砺教育之二: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大家的儿子(组图)   耶鲁大学前校长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大学

我的学生一不小心上了China Daily头版         美国军校生活实录(组图)

中国学生在美国军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词(组图) 父母强势,孩子问题多

为梦想而活!                                    时下大学生的病根                            动漫世界,必须面对的世界(组图)            中美学生阅读能力对比(组图)                 读书,读好书!                             中国人的数学真的比美国人强吗?

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                      尊重就是承认个体的差异

孩子沾惹上网瘾怎么办?                      倾听孩子的心声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组图)              谁来可怜我们的孩子?(组图)

自尊与自卑                                      勇敢创造未来(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