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饼干”的突围
(2014-08-23 12:57:24)
标签:
情感 |
分类: 言情,亲爱敌人 |
文/南在南方
一个男人长大了,结婚了,差不多就成了“夹心饼干”,一边是妈,一边是孩儿妈(或未来孩儿妈)。两位天生的战略家就开始拉锯战,谁也不肯败下阵去,就算败下阵,也时刻准备卷土重来,母亲觉得儿子打小就是“童子军”,妻子觉得丈夫已是俘虏,就算不是,最少也应该“起义投诚”。男人不千疮百孔都难!
电视剧里常有母亲跟儿子说:老婆还有的选,可妈就此一家。妻子对丈夫说:你将和我过完一生,而不是你妈。这两句话各自摆明立场,看似理由充分,其实都站不住脚,如同恶毒的选择题“我和你妈掉进河里,你先救谁”一样,不管如何回话都虐心。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多大的惊喜啊,何必夹心他。
但夹心随时存在,因为批判或者评判随时发生,比如公公婆婆代孩子。有句老话叫含饴弄孙,天伦之乐也。放在如今,大抵是要受批判的,原因很简单,为小孩子的健康着想。对不对?对!那跟你爸你妈说,以后别这样了!这般,话传到父母耳朵里,父母会想,这是嫌我们脏嘛。再接下来会想,儿子当年就是这样养大的,怎么到了孙子就不行了!有涵养的把话放在心里了,口直心快的立刻找媳妇过招了。结果可想而知,夹心夹到心绞痛。
夹心饼干想着突围,最常见的撂挑子甩门而去,眼不见心不烦,可总要回来的,继续生活,继续夹心,再烦透了,再甩门而去,离家越来越远,奇怪的是两人最爱他的女人,却不收手。
其实,夹心饼干的突围,是个伪命题,他的突围就是不突围,在中间,不然两块饼干硬碰硬,那更不好收场。
夹心饼干不管面对那一边,讲道理是多余的,这两个人不讲道理,好像能做的就是“语言的艺术”,一碗水端不平,不妨谁想多倒点,就给她满上!有点违心,左右逢源,比风霜刀剑严相逼强!
据说,随着时间的推进,婆媳最终会和解,媳妇像女儿,婆婆也是妈,这时,夹心饼干终于迎来自己的好时候,这个时间如何尽早到来,夹心饼干要努力,要甜,要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