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父亲看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说咱陕西这块地方像一把钥匙。说完,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裤带,那里系着一串钥匙,能打开一处挂着锁的老房子。这处房子在陕南,藏在一条山沟里。

这是父母来武汉的第二天。外面正飘着雪,亮着的电暖器像一盆火。父亲嫌这东西费电,说要是在家里,给火塘加些柴就能取暖。

我明白父亲思乡心切,接着这个话题和他聊了火塘里的茶罐、煨着的酒、埋在火灰里的洋芋。父亲的心思好像不在这里,他说,这么冷的天,不晓得花脸猫咋样了?

这把我的心思一下扯远了。我在武汉待了十来年,接父母来住过几次,他们总要留一个人在家,照应庄稼,人情礼往,还有花脸猫。这次,他们能一起来,下了很大的决心。得找到接手种地的人,不然地荒着像什么话;打电话告知亲戚,不然客人来了大门锁着那像什么话;至于花脸猫,自然也要请人来做猫饭。

我和弟弟妹妹都不想让他们再回老家了,却不敢告诉他们,怕他们觉得被挟持了。可他们来了,我还是把他们落下了。除了周末,家里只有他俩,幸亏还有只狗小朱,给他们添点笑声。

晚上,我和父亲照例要喝杯酒,扯些闲话,通常

(2022-03-25 08:50)
标签:

上马不捉鞭

章台柳

聂胜琼

文化

分类: 言情,亲爱敌人
绿帽子以柳条为佳,荷叶次之,戴头上却是胖白小娃好看。绿帽子没人喜欢,不过春日,戴个柳条帽子,却是不自觉的事情。
唐人段成式说,唐中宗赐内臣细柳圈,带之可免虿毒。戴柳慢慢成了习俗。清人杨韫华有诗:“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戴柳到这儿已经是好看了。自然,风摆柳也好看,走来一个这样的女子更好看。
(2021-05-10 22:06)
标签:

梅圣俞

杨朴之妻

王朝云

口吐莲花

情感

分类: 随便,背过身去

一般说来,嘴巴除了用来吃喝,说话,出气,吐痰,有时还用来亲的。按说,诗人老婆的嘴也无二般,只是看了欧阳修忆写老友梅圣俞,忽然想起这个题目,还有些话说。

 

标签:

女婿上门

黄药师

郭靖

自恋个啥

情感

分类: 童年,中年老年


女儿大清早领回来一个年轻男子,风尘仆仆的。

这是他和妻子求来的,时间跨度大约两年,他们终于见着活的了。

那么一瞬间,他伤感了一下,青春总是有些逼人。

年轻男子彬彬有礼,准备了礼物,叫叔叔时,又递给他一个打火机。他鼻子里嗯了一下,算是应了,打火机却没接,说,闻不习惯那种航空煤油味儿,女儿接过来,放在他的衣袋里。

他稳坐钓鱼台,老婆倒是像个小燕子,一会儿客厅里,一会厨房里,有一点讨好的身段。他觉得有点过了,不过也没说什么。

不用翻相册,眼前老是女儿的成长,一桢,一桢的,赤着脚站在水里,女儿的笑,清脆,清凉。

好像孩子念

标签:

韩墙逾墙

张生攀树

赵象搭梯步非烟

情感

分类: 言情,亲爱敌人

西门庆跟隔壁朋友花子虚老婆李瓶儿约好夜会,李瓶子丫环迎春在墙头学猫叫,妙妙妙,西门庆搬个桌子放在墙边爬上墙头,那边给他准备个梯子下去了。

看到这儿有点乐,土豪西门大官人大约就这个样子。

 

标签:

李清照

问花好看我好看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卿卿我我

情感

分类: 言情,亲爱敌人

南唐后主有一首词后两句: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个女子唱了歌,喝了酒,柳条似的斜靠绣床,嘴里咬些红草花,一会儿朝男人吐一片,一会儿吐一片。

 

(2021-04-14 08:56)
标签:

蒲松龄狐梦

肥郎痴重

狐狸精

情感

分类: 随便,背过身去

书人

(2021-01-18 18:50)
标签:

纳豆

周作人

杨万里

美食

分类: 吃吃吃

有一阵子,啥东西好吃,我喜欢说,吃到牙缝里,剔出来都是香的。闻者常常笑说,恶心。这话是应伯爵说的,西门庆给了两条糟鲥鱼,他说:“你们哪里晓得,江南此鱼,一年只过一遭。吃到牙缝里,剔出来都是香的……”

许多人喜欢说人生几恨,比如海棠无香,鲥鱼多刺,《红楼》未完,如今鲥鱼已经绝迹,恨也只是空恨了。只是想起来,依然

(2020-11-28 15:45)
标签:

怀素吃鱼

唐僧吃素席

我不是吃素的

分类: 吃吃吃

闲时喜欢翻《西游记》,有时看观音,有时看妖精,这一回突然让两桌素席给吸引了,一桌是花果山众猴送猴王出海: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炊羹。另外一桌是唐太宗办御宴招待唐僧:烂煮蔓菁,糖浇香芋。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当然,后一桌更精当,毕竟是人吃的,况且这些素菜,如今也常见。

知堂先生说,请客是好事,骨多肉少,酒淡等等,

(2020-11-15 09:39)
标签:

夏目潄石

迷亭

松尾芭蕉

荞麦面

分类: 吃吃吃
“嫂夫人,吃荞面条也有各种派头呢。初次吃面的人,一味地蘸汁,吃到嘴里吧嗒吧嗒不住地嚼。这样,就吃不出荞面味儿了。总得这样挑起一筷子吃嘛!”他边说边举起筷子,将一大团长长的面条被挑起一尺多高……“把这根长面条的三分之一蘸上汁,再一口吞下去。不能嚼,一嚼,荞面就走味了。突噜噜一口吞下,那才带劲儿哪!”

夏目漱石《我是猫》里迷亭这几句,叫我想起宋人庄绰《鸡肋篇》里的一则笔记,连忙去翻出来:游师雄景叔,长安人,范丞相得新沙鱼皮,煮熟翦以为羹,一缕可作一瓯。食既,范问游:“味新觉胜平常否?”答云:“将谓是馎饦,已哈了。”盖西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