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来了
(2013-06-04 10:58:55)
标签:
情感 |
分类: 童年,中年老年 |
我妈来了
文/南在南方
我妈笑起来像灰兔子,灰白的头发,剩下的两颗门牙!不过兔子不流口水,我妈有时要流口水,可谁也拦不住她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笑完之后要说一句,要是有啥药,把我的笑给治了就好了。我说,你只管笑,比哭好!
我妈自从中风之后,就爱笑。我说,妈,你笑啥咧?我妈说,想着有一回下雪咱屋一只鸡摔了一跤,爬起来,一拐一拐地跑了……话音未落,又笑起来。
这是我妈第三次从老家来武汉。第一次,她身体还好,第二次和父亲一起,这次她先来,父亲还在老家,要砍了小甘蔗酿好了酒之后再来。
我妈一来就跟我说,要是再犯病,不要朝医院送,赶紧送回老家,不然成游魂了,那不好。我说,好嘛。我妈笑了,夸我像小时一样听话。她没感伤,我也没感伤。
不过,这是一根弦儿,一下绷了起来。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她床边喊一声,她答应一声,踏实的一天开始了。给她帮忙穿衣服,扣纽子,拉裤脚。吃药。她洗脸的当儿,我做饭早饭,差不多就是面条,有时宽的,有时细的,下点青菜,卧个鸡蛋。
我妈一个人在家里,一条叫小朱的狗陪着她。她坐在窗前晒太阳,小朱卧在她脚边儿,她坐在电暖器前,自然小朱也在那儿。碗里总要剩些饭剩些肉,要给小朱吃。我说,小朱吃骨头就好了。我妈说,吃点肉更好。又说,就当是我吃啦。小朱吃了肉直摇尾巴,油汪汪的嘴朝她裤子上蹭,她也不赶它。我妈说,小朱像娃儿样的。小朱就把脑袋横在她的膝盖上,卖萌。
我每天中午回家做饭,做老家的花样儿,买了碱,搅玉米糊糊吃。发面,切白萝卜丝,切豆腐末,切粉丝末儿,做馅儿,包包子。把土豆切成块,和青豆角放在一起煮汤。我做这些时,我妈拄个拐棍儿现场指导。
这些念叨已久的食物,因为我妈来了,我一一做出来了不说,还让我妈夸赞说真好吃!
吃完午饭,扶着我妈从六楼下到院子里,晒会儿太阳,绕着院子走两圈又扶上楼,然后我又去上班。我妈问,坐车远不?我说,来去差不多一个小时。我妈说,我是害人精嘛。笑了起来。
有天午饭后,我妈说不下楼了,手脚麻僵麻僵的,要变天了。我不信,阳光正好,无风无云,怎么要变天了呢?
结果,下午风云突变。这样的事儿又发生了两次,我确信我妈的手脚有天气预报的功能。这个发现让人挺难过的,那些曾经的劳伤积在骨头上,春江水暖鸭先知,天气的变化老骨头最先知道。
以前我妈走山路如如履平地,如今是走平路如行山地。我妈说,走路能踩死蚂蚁!她想走快一点儿,好像努了很大的力却没起作用,她用拐棍敲腿,责怪它们不争气,过了一会儿,又安慰它们也不容易……
我妈自言自语,像个老孩子。天越来越冷,我妈越穿越多,我给她帮忙,我拉她的衣袖,她伸手,一伸两伸,还不是伸不到袖口外头。我妈忽的笑起了来说:咱这像演小品!
本来我妈不会说普通话,这次学会了几句,全部用来唤小朱。小朱听不懂陕西话,我妈很着急,然后就学着说普通话说,小朱吃饭,小朱走呀,小朱下楼。我让她把普通话推广一下,我妈说,说普通话口水流得更多!我妈说,普通话叫妈,好听!那是我妻子这样叫她。
前一阵子我在博客上写如何做腐乳说:老豆腐三五斤,切差不多大小的小方块。干净锅添水烧,开时,将豆腐块儿放入。
小火煮一会儿,让豆腐紧一些。捞起来,摊开晾冷,竹筛最好,漏水。太阳好时,可晒半天。
纱布摊在篮子里,将豆腐块码好。将四周的纱布合上,找块毛巾盖住。篮子下面放个小盆儿,还有少量漏水。找个闲地方放着,不管它。
这天气要十来天能霉好,其实五六天之后,能闻着香了,或者白霉,或者红霉,都好。
辣椒粉一些,花椒粉一些,盐一些,放在盘子调匀。夹一块豆腐乳在里头一滚,装进瓶子里。放一天就能吃,要得好吃,再放些时间入味。
许多博友如法炮制,结果真的做成了腐乳,夸我香能做包子,臭能做腐乳!其实,这是我妈的功劳。
我跟我妈说了,我妈来神了说,我还会做豆酱嘛……我喜欢这样的时候,我在我妈身边,我妈在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