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瀚乙的青楼
(2008-12-31 11:41:08)
标签:
文化 |
分类: 随便,背过身去 |
曾经戏言,之前有两种成名渠道,差不多都要十年。一是念书以至金榜题名。怕不好好念,还有两句鼓励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后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一是逛青楼,有诗为证,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也不是杜牧老师老实,况因那时这般放荡像种时尚,写诗的,做官的,其中有最大的官儿皇帝,买浆水的,都爱去。舞文弄墨的犹爱青楼,把酒言欢,逢场作诗,小女子抱琶琵淙淙流水般唱了,那时还没有传媒,靠的是古老的口口相传,这口口相传的事情,最宜于青楼,都是南来北往人,加之爱好文学的多,于是就声名远播了。
这个观点,也许陈瀚乙http://blog.sina.com.cn/chy5858是同意的。于青楼,他有过专门的研究,并且写成了书。
嫖这个字差不多有些贬义,其实造字者却不带感情色彩,我不知道这个字是会意字还是形声字,可我看到了票子,是不是给女人票子?如果是,这字就解决了青楼的性质,交易。青楼女子管嫖客叫,公子,大人,在心里当他们是恩客。这一个恩字,又给赤裸的交易蒙上了感情色彩。
而男人差不多都有些青楼情节,都希望得到额外的撒野的欢乐。除了某种哲学家和上帝,比如叔本华,他认为战胜女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快感,他从哲学中得到了。至于上帝,他无所不能。
举个例子来说,三言两拍中的买油郎独点花魁,亲近花魁成了卖油郎的最大理想,他为此为奋斗了好几年,等到有一天得以亲近,却把当她当成神圣当成莲花,任她吐了一身,远观而不亵玩焉……终得美人归,皆大欢喜。
青楼是个古老的行业,而妓女并非一定就是职业,逼良为娼可以看出来。很多妓女想要从良,也有从得无限美好的,也有从得流花落水的。还是举个三言两拍的例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读书人李甲与十娘一见钟情不考试了,想方设法把她赎了出来,带着她乘船回江南,即在中途将她卖了,十娘一怒沉宝箱,如同抽打男人无数耳光,给从良画上悲剧色彩。
这两个例子出自小说,没什么可信度,而陈翰乙的青楼系列,却是有名有姓,有据可考的,这些女子差不多都与文人,文化有所关联。陈翰飞没有把它弄成风流韵事轶事,也少有病态把玩。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站在她们的角度,试图还原她们的心理,或者生理。尽管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历史无法复原。但体现她们的悲她们的喜,无疑是慈悲,好在他没有廉价地怜香惜玉,并试图着审视。
那些在历史长河里闪光的名字,一一出现在陈瀚乙的笔下,还有太多太多的人掩在尘埃里,她们温弱的身躯,苍老的背影,曾经温暖过过改变过时代,人群。
陈瀚乙这本书,我很喜欢,如果说有不满,那就是我不喜欢他叫柳永叫做嫖圣。回望柳永的宋朝,没有那些“执手相看”“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女子,没有柳永的宋词光芒会弱很多。特别的是,柳永去世,全城女子披麻戴孝葬了他,那一抹悲壮,给那个遥远的朝代打上了人文底色。
致敬,不管她是良家,还是妓女,因为她们都是女人。